【文档说明】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听:山村来了售货员 跑旱船》PPT课件3.ppt,共(18)页,38.38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4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思考: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唢呐是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一种。最早由波斯传入(Surna音译),后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唢呐的音色高亢明亮,音量大,管身木制,上有八孔,成圆椎形,上端装有带哨子的
铜管,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喇叭口(称作碗),所以也称喇叭,民间也叫“大吹”。它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唢呐的演奏技巧得到了丰富,表现力得到了提高,已成为一件具有独特韵味的民族吹管类独奏乐器。赶路分段欣赏,想象每段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并为它们加上标题。跟随音乐,模仿售货员挑担上山的动作。赶路赶路吆喝分段欣赏,想象每段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并为它们加上标题。思考:1.吆喝声出现了几次?分别用什么乐器演奏?力度上有什么不同?2.模仿表演山间吆喝的场景。吆喝赶路吆喝山村活跃分段欣赏,想象每段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并为
它们加上标题。山村活跃敲一敲下面的节奏赶路吆喝山村活跃选购与告别分段欣赏,想象每段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并为它们加上标题。选购与告别讨论:音乐如何表现人们选购商品和告别的场景赶路吆喝山村活跃选购与告别继续前行分段欣赏,想象每段表现了怎样的场景,并为它们加上标题。继续赶路4
.选购与告别对话5.继续前进返回主页关闭《山村来了售货员》这首乐曲是由张晓峰创作于1972年的一首唢呐独奏曲。该曲以东北民歌音调为基础,描绘了售货员挑担上山,热情为山村民众服务的情景,是一首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作品。音乐轻快、诙谐,
使人充分感受到售货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开朗热情的东北人性格。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和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与告别、继续前进,每个标题都提示了该段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了山村售货、购货的欢乐、热闹情景。你能听出这段旋律是《山村来了售货员》中的哪一段吗?答案
选购与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