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火车波尔卡》教学设计5.doc,共(4)页,24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40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火车波尔卡》课题《火车波尔卡》课型欣赏课教材分析在本课的音乐作品中感受火车波尔卡。让孩子们在游戏终了解社会,学会生活,在游戏中成长。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他们有了解音乐情绪的能力。学会简单的节奏,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节奏编排,表演欲望强,能
够跟着音乐表现不同的动作。关注学生为主体的参与性,激发他们对于火车的探索。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音乐所表现的火车形象,体验乐曲欢快明朗的情绪。2)丰富孩子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于生活中火车的探究。【过程与方法】1)采用听、画、演等方式
感受波尔卡舞曲的节奏特点。2)通过表演感受乐曲风格。【知识与技能】1)记忆乐曲主题旋律,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乐曲结构。2)参与乐曲各个主题乐段的表演。教学重点1)聆听乐曲火车的形象,体验音乐轻快、活泼的情绪。2)
辨乐曲主题部分,体验波尔卡舞曲的节奏性特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教学难点能用表演参与各段的学习之中。教学策略问题引导探究法、游戏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模仿】从老师给出的图里思考模仿火车
的声音【闯关游戏】为火车的声音配上合适的节奏【引导】这学期中已经学习了哪些节奏?【引导】用合适的节奏配上火车的声音!【出示课题】火车波尔卡【回答】呜,轰隆,咔嚓咔嚓【思考】已经学习的节奏有哪些?【回答】X-|X-|XX|XX|XXXX|XXXX|呜-
|呜-|轰隆|轰隆|咔嚓咔嚓|咔嚓咔嚓׀l运用游戏的方法导入新课,让低年级的学生更直观的从生活中找出音乐元素。二、进入新课1.初听乐曲【设问】1、这首乐曲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呢?2、这首乐曲给你带来什么样
的感受?A段旋律1:【设问】小火车是不是出发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模仿】随着A段旋律一起模仿火车出发的动作。【游戏】请各个大组分别开火车,跟着A段主题1一起游戏旋律2:【设问】火车越来越靠近我们的时候,你会怎么做?【聆听】火车跟老师打了几次招呼,感受旋律【回答】二拍子;欢快
、活泼【回答】开头处越来越快【模仿】用火车启程的动作表现A段的主题1。并且用开火车的游戏感受主题1.【回答】和它打招呼【回答】打了5次招呼。聆听、哼唱、器乐伴奏相结合的方式,分段聆听《森林的歌声》。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孩子们
理解音乐的内涵。三创编2号的乐句【表演】请同学们也跟小火车打招呼把!【讲评】刚才聆听的是乐曲的A段【表演】完整表演A段,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B段【设问】1、小火车带我们去了哪里?2、你发现了几处跳跃的音符?旋律1:【聆听】跟着动画一起画出旋律线【表演】在最跳跃的地方可以坐直看音乐会旋律
2:【聆听】小火车又到了哪里?一共翻过了几个山坡【表演】用身体表现上山和下山的旋律起伏。【讲评】刚才聆听的是乐曲的B段【画旋律线】完整的把B段的旋律线画出来A’段【聆听】聆听这一个段落和哪个段落比较相似?【设问】他们有什么不同?【表演】跟随主题2进行表演。【表演
】完整表演A段【聆听、回答】山坡,来到一些高高低低的地方【聆听、回答】4处【感受】音乐情绪优美、抒情。【表演】用身体起伏感受音乐。【聆听、回答】山坡,4个【表演】用身体起伏感受音乐。【表演】跟老师画出B段的旋律线【思考
】和A段更相似【聆听、回答】在结尾处不同,尾声。将声音的元素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演表现出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将抽象的音乐简单化;而且可以提高学习兴趣,体会成功的喜悦。B段用旋律线的方式表现,直观的感受音符的起
伏,更好的掌握乐曲内容。通过学生自己对于音乐的聆听,【表演】完整表演A’段,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完整聆听:【完整表演】用刚才每段旋律不同的音乐要素,完整表演全曲。【聆听】观赏音乐会版本的《火车波尔卡》视频。【介绍作曲家】爱德华·施特劳斯是奥
地利作曲家老约翰·施特劳斯的三个儿子中最小的一个。在这个音乐世家里耳濡目染,从小就喜爱上音乐,是一个多产的作曲家,有近三百首音乐作品。【介绍小知识】波尔卡(Polka)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起源于波希米亚的一种快速适中的二拍子舞曲。这种舞蹈的舞曲也称作波尔卡。【表演】完整表演A’段感受段落
之间的联系和不同四、总结课后小测试•波尔卡是一个几拍子的舞曲?•《火车波尔卡》分为几个部分?•乐曲的情绪怎么样?课后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