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年级上册《演唱 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2.docx,共(5)页,31.41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7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课型】歌唱综合课【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5课“故乡”《乡间的小路》、《小村之恋》【教学理念】本节课把“故乡”像一根红线一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设计、音乐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下,通过聆听
、学唱、自学、讨论等方式学唱、表现歌曲《乡间的小路》,并能动手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日本美丽的风光衬托下欣赏《小村之恋》,让学生在音乐的聆听、演唱、编创、表演等各种实践中,抒发对“故乡”的情感。【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代表作品,是一首上世纪70年代流传甚广的台湾
校园民谣。他以简约的曲调和歌词,歌咏乡间自然小景,在他的歌中涌动着欢乐与童真。《乡间的小路》曲调轻松活泼,描绘了一幅浪漫惬意的夕阳牧归图,如诗如画,令人沉醉。日本歌曲《小村之恋》是一首带再现的二段体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进行平稳,极尽缠绵的同时,将家乡的“小河”“山冈”“蓝天”“花香”水墨画般地呈现
在人们的眼前。第二乐段思乡之情奔涌而出,情绪表达酣畅淋漓。结尾处再现第一乐段的第1乐句,更使全曲首尾呼应。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美丽的故乡风光,表达了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和爱恋之心。【学情分析】五年级处于小学阶段的高年级时期,他们具备一定音乐素养,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
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了解他们的成长特点,掌握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点,加深对音乐理解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世界。【教学目标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两首歌曲在风格、情绪表达上的不同。学生能够感受到校园歌曲朝气蓬勃,朴实明快,积极向上的特点,而本课欣赏曲情绪表达酣畅淋漓。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对比、合作讨论、演唱等形式,学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并为歌曲伴奏;欣赏《小村之恋》。知识与技能:能用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并用打击乐器和凳子等为歌曲伴奏。【教学准备】打击乐器、钢琴、课件等【教学重点】能用圆润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教学难点】八分休止符,三连音和切分节奏的把握,准确地演唱歌曲。【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1.复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师生伴随着音乐一起律动。2.学习词曲作者叶佳修的另一首校园歌曲《乡间的小路》。此种方式能激发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学唱新歌产生兴趣。二、学唱歌曲1.出示图片(伴奏音乐)像这样的乡间小
路,想必同学们都走过。当你走过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生答)这段美丽的文字,由台湾著名音乐人叶佳修所写。叶佳修同学们知道吗?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轻松地熟悉旋律,注重学生听觉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32.介绍作者:叶佳修,校园歌曲创作歌手,台湾校园民谣的奠基人之一。
3.聆听感受(1)初听歌曲范唱。注意歌曲的演唱情绪,使你想到了怎样的美景?歌曲是几拍子的?(2)教师范唱(3)歌曲可分为几个乐段?(生答)ABA+结束句4.学唱歌曲A段部分:(1)用“la”哼唱A段旋律。(2)解决难点八分休止
符、三连音、切分节奏(3)A段完整演唱B段部分:用“lu”哼唱B段旋律。随琴完整唱。启发学生两个乐段演唱情绪有什么不同A段旋律比较平稳,但节奏富于变化;B段音乐更富于活力,旋律在高音区流动,洋溢着舒畅、满足、无忧无
虑的乐观情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绪来演唱歌曲。聆听、发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三、表现歌曲1.自选打击乐器(包括学生自制打击乐器)并编创节奏为歌曲伴奏:三角铁、碰钟和双响筒等(在伴奏中加入动物的
声音)。2.边唱边做自然行走的动作,表现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愉快心情。通过多种形式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内心对歌曲的情感。四、拓展延伸1.了解“校园歌曲”。70年代台湾校园歌曲的流行对中国大陆深化情感,鼓励学生
关4流行音乐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所以到了80年代的时候,我们中国大陆也开始流行校园歌曲了,校园歌曲又称“校园民谣”,它的旋律简单优美轻松活泼,清新自然,易学易唱,贴近生活,常用来反映校园生活。2.欣赏《小村之恋》。日本歌曲《小村之恋》是一首带再
现的二段体歌曲。第一乐段的旋律进行平稳,极尽缠绵的同时,将家乡的“小河”“山冈”“蓝天”“花香”水墨画般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第二乐段思乡之情奔涌而出,情绪表达酣畅淋漓。结尾处再现第一乐段的第1乐句,更使全曲首尾呼应。3.《乡间的小路》和《小村之恋》在地区风格和情绪表达上的不同。《乡间的小
路》:台湾校园歌曲,曲风朴实、清新。《小村之恋》:日本歌曲,通俗唱法优美缠绵恋乡之情。注、热爱音乐。五、总结今天我们学唱和欣赏了以“故乡”为主题的歌曲,从你们的歌声中充分感受到大家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和爱恋之心。同学们课后
可多去搜集、多聆听有关故乡的歌曲,我们一起伴随着歌曲《乡间的小路》,开心地离开教室。同学们再见!用多种方式抒发对“故乡”的情感,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乡间的小路1=F2/4叶佳修词曲ABA+结束句5在
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在理解歌词、掌握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表现歌曲,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乡间的小路》是一首流传甚广的台湾校园民谣,因此学生也比较熟悉。在教唱时歌曲的学唱不需花费太多时间学生就能掌握,因此在演唱形式和情绪
上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比如表演唱等,我让学生自己设计演唱的形式和适合歌曲情绪发展的律动,并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配伴奏,使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机会,热情高涨,学习兴趣很浓。在歌曲学会之后再拓展欣赏另外一首日本歌曲《小村之恋》,让学生了解通俗唱法的风格,同时通过聆听感受到《乡间的小路
》和《小村之恋》在地区风格和情绪表达上的不同,使学生对那个年代的校园生活、社会背景等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这样就更有助于使学生的情感贴近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