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结·评价》教学设计4-九年级下册数学沪科版.docx,共(2)页,97.69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几何最值问题【学导目标】(1)掌握处理最值问题的基本知识源(见探究质疑中的五个标题)。(2)明确解决最值问题的思考方向。【学导重点】:,求相关线段、线段之和差、面积等最大与最小值。【学导难点】:,准确找到解决最值问题的思考方向。【自主导航】
:一、自学质疑:阅读《初中毕业综合练习册》专题六几何最值问题中“专题解读”和“专题扫描”内容。我们所学的知识体系中,有哪些与最大值或最小值有关联的知识?二、探究质疑一、应用两点间线段最短的公理(含应用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求最值:例1.(山东济南)如图,∠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
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例1题图例2题图例3题图A.21B.5C.14555D.52二、应用垂线段最短的性质求最值:例2.(湖北鄂州)在锐角三角形ABC中,BC=24,∠ABC=45°,BD平分∠ABC,M、N分别是BD、B
C上的动点,则CM+MN的最小值是。三、应用轴对称的性质(“将军引马”模型)求最值:例3.(山东青岛)如图,圆柱形玻璃杯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8cm,在杯内离杯底4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
沿4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cm。四、利用隐圆求最值:例4.(2016安徽)如图,Rt△ABC中,AB⊥BC,AB=6,BC=4,P是△ABC内部的一个动点,且满足∠PAB=∠PBC,则线段CP长的最小值为()A.
B.2C.D.。例4题图例5题图五、应用二次函数求最值:例5.(四川自贡)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cm,M、N分别是BC.CD上两个动点,且始终保持AM⊥MN,当BM=cm时,四边形ABCN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cm2。【测评提
升】一、基础测评1.如图,在△ABC中,AB=3,AC=4,BC=5,P为边BC上一动点,PE⊥AB于E,PF⊥AC于F,则EF的最小值为。2.(2011安徽)在△ABC中,∠ACB=90°,∠ABC=30°,将△ABC绕顶点C顺时
针旋转,旋转角为)1800(,得到△CBA.如图,设AC中点为E,BA中点为P,aAC,连接EP,当°时,EP长度最大,最大值为。二、能力提升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
0,BC=5.若点M、N分别是线段AC.AB上的两个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为()A.10B.8C.53D.6CA′ABB′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