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演唱 大雁湖》教学设计3.docx,共(4)页,19.20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4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大雁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大雁湖》是一首鄂温克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于歌唱性。曲中通过对大雁湖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曲调中切分节奏
的运用,使音乐富有动感。特别是第二乐句衬词“哦哈嗬”的运用更增添了歌曲浓郁的地方风格,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曲中的四度、五度、八度大跳的使用,把鄂温克族人民的粗狂豪放的性格刻画的栩栩如生,抒发了人
们对家乡无比热爱之情。二、学情分析:小学中段的学生已初步具备课视唱乐谱的能力,但是要正确把握切分节奏,以及歌曲中陈词的准确演唱,表现鄂温克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新颖,生
动的教学形式手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励学生在音乐实践中充分发展自己的特长,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大雁湖》初步了解鄂温克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品质。2.通过谈话、体验、感受、小组合作等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3.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体验歌曲中大雁湖的美景。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体验歌曲中大雁湖的美景。2.教学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和衬词
“哦哈嗬”的准确演唱。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谈话法、引导法、示范法、对比法2.学法讨论、体验、感受、小组合作六、教学课时:一课时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八、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柯尔文手势唱音阶。2.播放内
蒙古大草原视频,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草原的印象。【设计意图:用柯尔文手势唱音阶可以有效调整孩子的发声位置及音准;通过对内蒙古大草原的视频观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参与到音乐课堂中来。】(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提问:听完后你有怎样的心情?【设计
意图:完整聆听音乐,说说对大雁湖的初步印象,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为歌曲教唱做铺垫。】2.复听歌曲,提问:歌曲的速度怎么样?【设计意图:巩固2/4拍,稳定的挥拍,感受《大雁湖》的速度,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为歌曲教唱做铺垫。】3.再听歌曲
,提问:歌词中唱出了哪些优美的景色?【设计意图:反复聆听歌曲,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为歌曲教唱做铺垫,通过找出歌词中的美景,让学生熟悉歌词。】4.教师声情并茂范唱歌曲,请学生评价。【设计意图:通过教师
声情并茂的范唱,并请学生评价,引导学生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为歌曲的教唱作情绪铺垫。】5.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用“wu”模唱歌曲旋律。【设计意图:教师调整学生的唱歌状态,引导学生注意唱歌姿势,并且用轻声、高位置的方法,慢速模唱歌
曲旋律,为歌曲的教唱作铺垫。】6.教师电子琴伴奏,引导学生填词唱歌曲。【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轻声填词,对切分节奏进行单独示范及讲解,请学生体验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作用。并对衬词“哦哈嗬”进行示范演唱,体会
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7.学生相互合作,自己填唱第二段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完整的演唱歌曲做铺垫。】8.教师电子琴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情绪的引导,声音状态的调整,让学生用抒情优
美的声音自豪的演唱歌曲,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三)编创请学生分小组对歌曲的歌词进行创编,歌颂家乡延安。【设计意图:在巩固歌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不仅渗透家乡美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且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四)小结内蒙古大草原风景优美,鄂温克族
人民用优美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作为土生土长的陕北娃,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歌声赞美我们的家乡,课后请大家收集歌颂延安的歌曲,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