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编创与活动》教学反思(2.doc,共(2)页,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32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马兰谣》是一个藏族舞蹈,为了使幼儿能喜欢上这个舞蹈并充分地表演,我把活动过程根据事先的教案,做了一下修改和调整。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为依据的教育。结合本班近
期主题“最炫民族风”,在每周一次的“少数民族”教育活动中,我班幼儿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服装配饰、饮食等有所了解,并掌握了藏族、维族、傣族、蒙古族、佤族、汉族等少数民族的基本动作要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将这个活动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初步学唱歌曲并对弹簧步等舞蹈中出现的基本步法有
所感知,利用活动后的空余时间组织幼儿进行练习。第二课时再完整地学习舞蹈。在第一课时中先让幼儿欣赏音乐,对藏族音乐有所了解,从而喜欢上藏族音乐。欣赏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再根据听到的音乐讲述一段完整的故事,最后再次欣赏音乐,通过多次的练习使幼儿对歌曲的旋律和结构上有了一
定的认识。在第二课时中,请幼儿回忆歌词,根据歌词和同伴自由结伴创编与歌词相配的动作,最后将各组的动作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段完整的小舞蹈。在活动中幼儿边唱边跳,感受了藏族音乐和舞蹈的风格,特别是甩袖和弹簧步的动作。但发现很多幼
儿在走进退步时掌握的不太好,因为在此前没有对幼儿进行进退步的教学,所以幼儿无法在短时间内配上手部动作完整配合。经过这次活动,我发现在第一课时中应该让幼儿重点欣赏歌曲,不要求幼儿能够学唱,同时应加入基本简单的步伐,这样幼儿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才能较轻松地实现目标。另外,在本次活动的第二课时中,我运用了图
谱进行教学,但是发现图谱并没有对幼儿的学习起到太大的作用,幼儿基本上还是跟着老师的动作学。我想今后在不同教学的材料上还需进一步挖掘,如果仍然选择用图谱,应该充分发挥图谱的作用,提高它的利用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完整
表演,幼儿体验了乐曲轻快、悠扬的情绪,了解了藏族音乐的特点。更增进了幼儿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