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11

DOC
  • 阅读 9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194.333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1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1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1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11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11
还剩10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下册《演唱 两只小象》教学设计11.docx,共(21)页,194.33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2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模版第一部分:基本信息年级一年级教科书版本及章节人民音乐出版社一年级下册第六课相关领域音乐表现要素情绪情感即兴创编第二部分:单元教学设计单元学习主题好朋友1.单元内容分析一、音乐作品所属教学领域分析《两只小象》、《谁在叫》、《狮王进行曲》和《大风车》是本一年级下册教材

中第六单元的乐曲。前两首属于“表现领域”的教学内容,歌曲清新自然,带给学生愉快的歌唱体验;后两首分别为管弦乐曲和栏目主题曲,属于“感受与欣赏领域”的教学内容。二、音乐作品题材及表现内容分析本单元四首作品的题材主要是围绕可爱的小动物与好

朋友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的内容相关,虽然作品各有特点,表现方式也不同,但作品标题性强,塑造的音乐形象鲜明、清晰,极具代表性,给人快乐、愉悦、轻松、童趣的情感体验,蕴含着朋友之间和谐友爱的情感。因此,将本单元的主题

定为:好朋友。三、音乐作品本体的分析乐曲名称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相关音乐知识体裁《两只小象》五声宫调式4乐句单段体3/4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创作歌曲《谁在叫》七声宫调式6乐句两段体2/4拍、附点四分、附点八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创作歌曲《狮王进行曲》C大调单三

部曲式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听辩器乐音色管弦乐组曲《大风车》五声宫调式4乐句单段体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附点节奏、切分音创作歌曲四、本单元与一年级全册教材的联系:本单元四首音乐作品中,有三首是与表现小动物相关的音乐作品,其中《狮王进行曲》为进行曲,体裁上包含

创作歌曲、管弦乐曲以及栏目主题曲。人文素养方面:在对一年级全册教材进行梳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在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多次出现了描写小动物或人与动物的音乐作品,其中有4首欣赏作品,如:《口哨与小狗》《快乐的小

熊猫》等;在演唱作品中有5首与动物相关的作品,如:《两只老虎》《小蜻蜓》等;在一年级下册教材中有《小猫钓鱼》《公鸡母鸡》等6首欣赏作品,《小麻雀》《小蜜蜂》等7首演唱作品;一年级学生具有喜爱小动物的年龄特点,与

小动物相关的音乐作品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循序渐进体会音乐作品中不同的小动物的音乐形象。知识能力方面: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出现了一首进行曲形式的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为本册教材中《狮王进行曲》的学习奠定基础;上下册教材的欣赏部分

还总共出现了4首三拍子的圆舞曲,如《小狗圆舞曲》《星光圆舞曲》等,学生能通过学习感受与掌握三拍子的音乐节拍特点。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能听辩音的高低、力度变化、速度变化等,并能用声音表现出来。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第三课《大雨和小雨》的学习中,学生接触了音的强弱的练习,第六课《动

物说话》等内容学习接触了音的长短练习,在下册教材第四课中,学生学习了音乐的快慢的相关知识,都为本单元的学习积累了知识储备。2.学习者分析一、情感特征:形象思维能力强,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对音乐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愿意在课堂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二、知识技能:

1、知识储备:学生能认识二分、四分、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熟悉2/4拍、3/4拍的节拍规律及特点;对大调式有一定的了解。初步了解五线谱,能用柯达伊手势唱准C大调音阶,能模唱简单乐谱。2、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能够用耳朵听辩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能感知和表现作品中的“音乐形象”,能

听辩声音的高长短、强弱。能用简单的音乐语言描述音乐作品的情绪、主题、速度、音色等的变化。三、学习方法:能通过聆听、模仿、听唱、体验、对比、合作等方法进行歌曲的学习。四、不具备的能力学生对于C大调乐谱的视唱还

不够熟练,对于构唱音程还不太准确。3.单元教学目标(含重、难点)(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本单元歌曲中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以及大自然中动物之间的和谐友爱,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喜爱上这首歌曲,从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身体律动、聆

听、学唱歌唱、表现等过程中,采用感受、模仿、体验、对比、等方法学习歌曲,能够用身体律动参与歌唱。(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用强、弱、跳跃不同的声音表现歌曲2.能够用拍击身体参与歌曲的演唱,体验三拍子的韵律特点。3.能认识并区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作品形象,体会小动物之间和谐友爱教学难点:1、四分、八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等节奏型的学习和运用2、用声音表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4.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可附教学结构图)教学领域课型课程名称

课时安排拟解决的问题备注表现唱歌课《两只小象》1课时掌握三拍子旋律节拍规律及特点;四分、八分音符和四分休止符的节奏运用;三度、四度、五度、六度音程的准确演唱对乐句结构的感知,对节奏的掌握运用,可为同单元欣赏

课的学习作铺垫,提升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表现唱歌课《谁在叫》1课时掌握附点四分、附点八分音符的演唱;感受两段体的歌曲结构;能听辩完全重复、变化乐句对比《两只小象》中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演唱及运用,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感受小动物之间和谐友爱的情感感受与欣赏欣赏课《狮王进

行曲》1课时能听辩钢琴、弦乐的音色;听辩声音的高低、强弱,并感受到歌曲的音乐形象对比《两只小象》《谁在叫》,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中可爱的小动物们和谐相处的景象感受与欣赏欣赏课《大风车》1课时能掌握四分、八分

、附点节奏的运用;初步感知切分节奏的特点通过引导,提醒学生关注音乐表达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在教学顺序上,先学习《两只小象》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象的音乐形象,为《谁在叫》中感受更多不同的小动物的音乐形象作铺垫,体会好朋友之间的和谐友爱。其次学习《狮王进行曲》中感受不同表达方

式下所呈现的音乐形象,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最后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欣赏《大风车》,音乐表达与生活相关联,从小动物之间的友爱升华到小朋友之间的和谐友爱,充满了童趣。感受音乐形象/表现歌曲/掌握节奏/创编节奏/情感升华感受音乐形象/表现歌

曲/掌握节奏/情感升华感受音乐形象/听辩音色/加深情感体验关联音乐和生活/掌握节奏/情感升华《两只小象》《谁在叫》《狮王进行曲》《大风车》第三部分:课时教学设计课题《两只小象》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基于《音乐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

核心”、“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为理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引导学生在感受体验实践活动中,体会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学习用四分、八分、四分休止符准确的演唱歌曲并进行节奏创编,提升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2.内容分析一、一年级上下册教材分析一年级上下册教材中共出现了11首三拍子的曲目,其中4首出自欣赏课,7首是唱歌课歌曲。通过一年级上册中3首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及认识3/4拍,再由一年级下册中4首欣赏曲的学习,加深对3/4拍的感受,最后通过本册教材中《两只小象》等3首歌

曲的演唱,进一步掌握三拍子的歌曲节拍特点的演唱。年级课型表现形式内容《小蜻蜓》一年级上册唱歌课齐唱懂得爱护蜻蜓、保护益虫《布娃娃弹琴》一年级上册唱歌课齐唱旋律舒缓,体会布娃娃弹琴的可爱形象《新年好》一年级上册唱歌课齐唱

人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欢乐歌舞、互相祝贺的愉快心情《小麻雀》一年级下册唱歌课齐唱体会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形象《春来了》一年级下册欣赏课合唱寻找春的信息,发现春天的魅力,情景交融《杜鹃圆舞曲》一年级下册欣赏课管弦乐曲婉转的鸟鸣和

轻松的三拍子节奏,描绘生机盎然的景象《布谷》一年级下册唱歌课齐唱歌唱报春的布谷鸟,抒发孩子对春天到来喜悦之情《跳圆舞曲的小猫》一年级下册欣赏课管弦乐曲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圆舞曲《两只小象》

一年级下册唱歌课齐唱两只小象可爱的动物形象,团结有爱《小狗圆舞曲》一年级下册欣赏课钢琴曲天真烂漫的小狗旋转嬉戏《法国号》一年级下册唱歌课齐唱主人公每天兴趣十足,刻苦练习的可爱形象1、歌曲分析:《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五声宫调式,一

段体结构。歌曲由/的典型节奏型贯穿全曲,仅在结尾句稍加变化。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小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快乐情景。好象在告诉同

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2、音乐本体分析:(1)音乐风格:3/4拍强弱弱(2)调式:五声宫调式solladoremi为主要组成音(3)节奏:歌曲中运用八分音符、四分音符为主要节奏型,还

出现了四分休止符节奏型如下:(1)(2)4.音程:大小三度、纯四度、纯五度、六度5.结构:4个乐句abcd一、二、三乐句节奏完全相同,第四乐句节奏发生变化,变为附点节奏,作用是3.学习者分析本课授课班级为我校一年级1班的学生,学生

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与能力。一、情感特征形象思维能力强,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对音乐有较高的学习热情,愿意在课堂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二、知识技能1、知识储备:音准较好,80%学生能够模唱简单旋律;50%的学生了解五线谱

,所有学生均能够运用科尔文手势唱准唱名以及视唱字母谱;初步掌握了、、四种节奏型;认识四二拍、四三拍、大部分学生能够初步对2拍子、3拍子进行分辨;能初步听辩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2、能力基础:(1)有较好的音高旋律概念(2)具备一定的音乐活动能力,愿意参与实践活动(3)

听音乐时具有良好的点拍习惯(4)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出强弱对比三、学习方法能通过聆听、模仿、听唱、体验、对比、合作、编创等方法进行歌曲的学习。问题与需求:1、对于歌曲中出现的四度、五度、六度音程的演唱,容易出现音不准确的现象,低年级学生对

于音程的构建能力较弱,需要反复练习。2、低年级学生比较难集中精神长时间地进行单一方式的学习,渴望用多种的方式来感受作品,不想局限坐着聆听的形式,需要调动学生的多样感官系统参与体验。3、学生初次接触自主创编节奏学习策略与方法:1、柯达伊手势辅助演唱,或采用聆听、模唱反复练习2、借

用直观的形象,多媒体设备、图片,利用多种参与方式聆听、演唱、律动等体验来激发学生兴趣,创造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激励学生大胆参与,自信表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开展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两

只小象》中活泼可爱的动物形象,体会大自然中动物之间的和谐友爱,学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喜爱上这首歌曲,从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懂得团结友爱。(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身体律动、聆听、学唱歌唱、表现等过程中,采用感

受、模仿、体验、对比、等方法学习歌曲,能够用身体律动参与歌唱,能为歌曲创编2小节伴奏型。(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有感情的唱准旋律,并用声音的长短、强弱表现出活泼可爱的小象形象。2.能够用拍击身体参与歌曲的演唱,体验三拍子的韵

律特点。3.能唱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四分休止符。(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歌曲《两只小象》的演唱教学难点:听辩音的高低并演唱准确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一、师生问好学生听音乐进教室,师生互唱问好歌【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

距离。一、模唱唱名【设计意图】循序渐进的方式唱准4个同节奏的唱名,利用趣味的方法,在玩中学会知识、提升能力,为歌曲“呦啰啰”的演唱音准打下基础1、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聆听并模唱唱名2、教师出示字母谱,学生演唱唱名板书:mrdl师生问好模唱音程感受歌

曲表现歌曲编创节奏拓展学习(1)教师指音学生演唱唱名(2)教师加入节奏学生演唱3、“弹钢琴游戏”(1)教师请上四位高矮不同的同学扮演小唱名:mrdl(2)教师示范“弹钢琴”,学生演唱唱名(3)教师“弹钢琴”,师生接龙演唱(4)教师加入休止符处的拍手,学生模仿(5)教师请学

生充当小琴师,上台“弹钢琴”,学生集体演唱教学生成:歌曲中一、四乐句中的五度、六度音程,部分学生不容易唱准确解决方法:(1)利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演唱准确(2)学生聆听钢琴,反复模唱音程三、感受歌曲【设计意图】用多种多样的

方式,在音乐活动中体会感受3拍子的旋律特点,结合小象可爱的形象,有表情的演唱歌曲,玩中学。1.初听歌曲学生感受音乐情绪2.学生为歌曲取名字(1)“小象”(2)“可爱的小象”(3)“两只小象”3.复听歌曲,学生感受三拍

子节拍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第1拍拍手2、3自己创作动作4.拍手游戏,学生进一步感受3/4拍(1)教师请学生共同示范(2)教师引导学生与身边小伙伴,进行合作拍手游戏(合作活动)(3)教师与学生再次示范,加入3/4拍节拍特点的脚步(4)全体学生听音乐,进行拍手游戏5.朗读歌词6.演唱歌

曲过渡语:小象和好朋友拉起手高兴的唱起歌,你找到小象的歌声了么,你能唱一唱吗?学生观察衬词“呦啰啰”(1)师生接进行接龙演唱,学生演唱衬词“呦啰啰”(2)个别学生与教师接龙演唱,进行展示(3)教师评价学生

,学生互相评价(音乐的语言)(4)学生集体演唱完整歌曲四、表现歌曲【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适合的音色表现歌曲,启发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以及即兴创编的能力,“好朋友互相帮助”德育渗透。1、教师对比演唱衬词“呦啰啰”(1)声音连、强(2)声音短促、轻巧学生聆听,对比两种演唱

方式2、学生根据歌曲名《两只小象》选择适合的音色演唱歌曲(轻、跳跃的)3、教师指挥引导全体学生,用声音表现衬词部分的强、弱、连、跳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休止符,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即兴编创)5、学生观察同学的演唱生生进行互评——

(演唱音准、节奏准、干净的声音、符合音乐形象的音色、演唱情绪、演唱表情美)6、教师进行德育渗透好朋友之间要互帮互助,和谐友爱五、自主探究——合作编创节奏【设计意图】能在认识简单节奏型的基础上利用已知进行迁移,分小组为3/4拍创作两小节节奏。1.

学生观察曲谱,找出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2、教师引导学生用音节名进行演唱titiTaTatititasunatititatatititasunatitiTaTatititasunatititati-m-litititasuna3.编创节奏,小组合作教师将若干节奏卡片分发到每一个小组,学生在小组

内进行讨论,为3/4拍编创两个小节的节奏,并在黑板进行展示3/4||(1)蓝色小组:3/4||(2)红色小组:3/4||(3)绿色小组:3/4||(4)橙色小组:3/4||(5)彩色小组:3/4||3.小组同学示范拍击自创节奏为歌曲伴奏4、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节拍准确、适合伴奏、难度适中)六、拓展学习1、学生聆听乐曲《动物狂欢节》中《大象》片段(1)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歌曲乐曲(2)感受大象和小象不同的音乐形象2、学生听音乐做动作模仿小象,进行即兴表演板书设计:《两只小象》mr

dl3/4||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一)评价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自评、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二)评价量规:1.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本课的学习活动。2.是否很好的准确地唱会了歌曲。3.是否掌握了三拍子的节奏韵律,能够随乐而

动。在音乐艺术的学习中,重视学生的兴趣、参与、实践、体验。普通学生的艺术学习,关注兴趣、重视参与的程度,只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都以一个标准(合格)来衡量学生的音乐艺术学习。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300-500字)一、根据低年级学生具有好动、活泼,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如“拍手游戏”),辅助学生感受、体验三拍子的音乐旋律特点,感受音乐创造力的美。二、在反复聆听、模唱音组的学习活动中,借助直观形象的柯达伊手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

演唱的音准问题,同时提炼出歌曲中每一乐句衬词处同音反复的音组,设计了“弹钢琴”小游戏,让学生在趣味的活动中反复练唱,不再是单一、重复的学习方式。三、在学生已经掌握简单节奏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节奏小卡片进行编创活动,学生利用已知进行学习迁移,在自主探究的学

习方式中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合作意识。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