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聆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1

DOC
  • 阅读 6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41.500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聆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聆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1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一年级上册《聆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教学设计1.doc,共(5)页,14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21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是20世纪30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文题歌。当时我国正处于外敌人侵、民族危机之际,影片就是以抗日为主题的。这酋歌曲是m汉作河、聂耳作曲。1949年9月此歌被定为我

国的代国歌,1982午12月4日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一首多乐句的一部曲式结构、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歌曲开始是六小节进军号般的前奏:这分解式的大三和弦是全

曲旋律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乐思展开的主导动机。歌曲的第三乐句“中华民族到了”用重音(“>”)哨出,强调了形势的严峻;突然乐句被一个八分休止符打断,接着唱出“最危险的时候”,告诉人们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抉择。歌曲中二次层层向上的“起来”呼喊之后,号角式的音调再现了,像一声冲锋号,激励

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2结尾再三强调“前进”二字,音乐上富有动力,象征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大部分都会唱我国的国歌,歌词也能背出来,但是对歌曲的节奏、速度、音准方面把握不好,更加无法唱出国歌庄严、

奋进的精神。在每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唱国歌的声音小、音不准,甚至还有些学生在做小动作,不严肃对待升旗仪式。[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体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号角式的音调及奋勇前进的精神,培养学牛的爱国主义情怀。2.过程与方法在音乐情景体验的过程中,使

学生乐于参与音乐活动表现力,培养音乐感受力及鉴赏能力。3.知识与技能在音乐活动中,让学生进吵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历史背景明白作曲者的创作意图,掌握重音、三连音及渐强记号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使之更有感情地、准确地唱好歌曲。[教学方法]示范法、合作学习法二、教学过

程(一)感受国歌1.感受奥运会升国旗、奏国歌的心情观看2008年奥运会获得中国第一块金牌的陈燮霞的比赛和颁奖仪式。陈燮霞是广东人,由此而激起学生的共鸣。设计意图:观看奥运会升国旗、奏国歌的情景,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生活当中能强烈感受到民族自亲感的事情,初步激起对国歌的

感受。2.体会国歌的庄重观看香港回归仪式上升国旗、人民大会堂奏国歌、外交仪式上奏国歌的情景。问题:当你看到国旗在香港回归仪式上徐徐升起,当你听到国歌在人民大会堂、天安门广场响起,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结;感受国歌的庄严。设计意图:通

过感受生活中重大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国歌演奏,让学生体会国歌庄严的情感。(二)歌唱国歌1.分句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唱好以下三个乐句:①让学生先读这句歌词,在语气中感受重音记号的作用,然后唱一唱。②观看《南京大屠杀》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的命运危在旦夕,因此乐句用了

重音记号。设计意图:为什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要用重音记号?让学生感受音乐创作与语言的关系。①让学生唱一唱这个乐句,感受音乐旋律的走向及情绪。②再唱一唱这个乐句,体会三个“起来”的不同力度。设计意图:旋律的走向从低到高起到什么作用?为什么连续

用了三个“起来”,并且还用渐强记号?这些问题让学生在反复的演唱中体会。①用对比的手段让学生唱“前进”,先唱有重音记号的“前进”,再唱没有加重音记号的“前进”,感受其不同的效果。②带学生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在语言节奏中解决三连音,然后唱一唱。设计意图: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语言节奏学习音乐中的节奏,使学生轻而易举地学会了三连音,在对比教学中让学生体会重音的作用。2.完整演唱国歌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节奏、音准、情感来演唱歌曲(三)了解国歌1.观看国歌创作历史片

段的视频设计意图:由于小学生对我国的历史了解不多,如果老师来说学生会听不懂,所以通过看历史片段的视频,能让学生大致了解国歌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从而初步理解国歌。2.提出问题,引人国歌问题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曲者、作词者是谁?”问题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叫

什么?”(老师简要介绍什么是义勇军)问题三:“((义勇军进行曲》是哪部电影的主题曲?”(播放电影插曲)将《风云儿女》插曲与国歌行进速度进行对比,其效果不一样:《风云儿女》速度快,有一种急迫的、迫不及待向前冲的感觉;国歌速度稍慢,给人一种庄重、雄壮的感觉。设计意图:通过哼唱电影

插曲、歌唱国歌,感受同样的歌曲为什么有不同的感受,使学生把握好演唱国歌的速度。观看美国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我国国歌的视频,体会我国国歌的影响力和震撼力。(四)体验升国旗、唱国歌1.举行升旗仪式全体起立,升国旗、唱国歌、敬队礼,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国旗、国歌的尊严和庄重。2.小结设计意图:老师除了教会

学生唱好国歌,还要让学生知道今后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听到国歌,都要肃立,尊重国歌就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课例点评作为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突出音乐性成了这节课所关注的。整节课教师以审美为核心,从听觉入手,始终以音乐为本,以情动人,利用了符合学生音乐认知规律的教法和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遵循从感性到理性,感受一体验一感情一升华的教育原理,发挥音乐弥漫性的特点,抓住一个“情”字让学生去感知音乐的特点,由浅人深,层层深人,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音乐,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教师整节课没有用任何豪言壮语,也没有去强调爱

国主义教育,而是通过巧妙的音乐语汇和情感激发,让学生直接与音乐对话,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陶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特别是最后庄严的升旗仪式,更将课堂与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进发出摄人的火花。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73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