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音版(敬谱)】二年级下册《演唱 一对好朋友》教学设计34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252.500 KB
  • 2023-02-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音乐【人音版(敬谱)】二年级下册《演唱 一对好朋友》教学设计34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音乐【人音版(敬谱)】二年级下册《演唱 一对好朋友》教学设计34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敬谱)】二年级下册《演唱 一对好朋友》教学设计34.doc,共(5)页,25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14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对好朋友》年级:二年级【设计理念】根据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我在设计本课《一对好朋友》时,首先力图通过创设有意思的故事情境来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有目的

地感知音乐,展开丰富多彩的参与体验活动和师生互动活动。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教材分析】《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四二拍,徵调式。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转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

挚朴素的友谊。歌中“哩喽喽哩喽”吆喝声的加入,为歌曲增添了乐趣,使得歌曲更为生动。【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感受歌曲带来的喜悦之情,体会好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2.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一对好朋友》,并在歌曲的演唱中用声音的强弱来

表现力度。3.运用游戏、表演、小乐器为歌曲伴奏等方式体验歌曲、表现歌曲。培养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唱准附点节奏、倚音。【教具准备】课件、电子琴、玩偶

卡片教学流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用具一、导入新课激趣导入①教师拍XX|XX的节奏和学生互相自我介绍。(拍出四二拍的强弱)②教师弹奏歌曲《一对好朋友》的旋律,学生随音乐拍XX|XX的节奏。③教师带学生随《一对

好朋友》的音乐律动。师:我想邀请朋友们和我一起去郊游。④用“回声”的方式练声。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拍。用声音的强弱来表现力度。PPT二、歌曲新授1.聆听听范唱①教师范唱歌曲。师:今天我要送给朋友们一首歌,我的几位好朋友就藏在这首歌曲里,听听他们是谁?②师生交

流歌曲的内容并出示相应的图片。熟悉歌曲的旋律和内容图片2.解决节奏难点①教师出示难点节奏。师:小鸭和小牛在向咱们打招呼呢!②引导学生学习歌曲中动物的叫声节奏。③师生合作唱《一对好朋友》,学生唱动物的叫声这一句,其他由教师演唱。解决歌曲的难点节奏。PPT3.学唱歌曲①教师用双响筒

敲击节奏带领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师:张老师把哪一句歌词连续读了两遍?为什么?②教师讲解反复记号和倚音,并范唱倚音。③教师介绍倚音,并引导学生练唱倚音。师:“有一个个子很小的小音符找到了好朋友之后,喜欢站在朋友的肩膀上,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吗?”④教师引导学生练唱歌曲最后一句。(“哩喽喽,哩喽”

用模仿回声的感觉来进行艺术处理)⑤师生接龙演唱歌曲两遍。⑥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解决教学难点(倚音)。学会歌曲并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双响筒、卡片三、歌曲拓展1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①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并演唱。②加入单响筒、蛙鸣器、鸟鸣器、来为歌曲伴奏。③完整表演歌曲。④

教师小结。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响筒、蛙鸣器、鸟鸣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因此,“听”应该做为音乐教学的一条主线,“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本节课就是以“听”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这节课是二年

级的内容,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如果只是一味的去聆听,既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采用了设置情境、玩游戏、师生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营造的愉快、童趣的情境中,采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

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1.以兴趣为动力,构建互动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注重把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有机的

结合起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首歌曲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倚音等都是教学难点,如果只是简单、枯燥的示范和练习,学生既提不起兴趣,也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活跃课堂气

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来,教师设计了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在有效互动的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教师为这节课设置的情境是:找朋友---交朋友---唱(赞)朋友,整节课是分为三个板块来进行教学的。第一个板块:

激趣导入,师生用四二拍的节奏来互相自我介绍,介绍后互相握握手成为好朋友,在互动、激趣的同时,熟悉了四二拍的节奏和强弱规律,随后,教师邀请学生去郊游(带领学生随《一对好朋友》的音乐律动),来到山谷,师生互动用声音的强弱

来模仿回声,为后续的教学做好铺垫。第二个板块:体验歌曲,学唱歌曲。在这个过程中多次聆听歌曲,在审美体验中记忆音乐,感受音乐的意境和歌词的内涵,加深对音乐的体验,听、唱结合巩固记忆,为学唱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基本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演唱歌曲。在这个板块中,所有的活动都是由师

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的。第三个板块:对歌曲进行拓展。教师引导学生用创编歌词、乐器伴奏等形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对这些表现歌曲的形式非常感兴趣,觉得很好玩。这个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最后,教师进行德育渗透:“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让学生知道

友谊的可贵。2.巧设情境,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的难点是附点节奏和倚音,如果很直白地将这些教给学生,学生很难记住并且很快就会忘记。本节课教师在这里并没有一味的去示范和讲解,而是巧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不知不觉的学会了附点节奏,唱准了倚音。在学附点节奏时,教师说:“听!

小鸭小牛在向我们打招呼呢!”引出附点节奏,随即请学生模仿,“你们也来向他们打个招呼”,这个难点在“打招呼”的情境中通过模仿很自然的就解决了。在解决倚音这个难点时,教师说:“有一个个子很小的小音符找到了好朋友之后,喜欢站在朋友的肩膀上,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吗?”学生找出来之后,教师示范唱,学生说

出倚音唱得短而轻快,教师随即让学生模仿唱,学生轻而易举的就唱会了,而且唱得很好,学生对倚音的印象还特别深刻。教研员评析:为了丰富课堂,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愿意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了很多的活动,以“听”为主线,听唱结合巩固音乐记忆,运用多种形

式学唱歌曲,努力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在审美体验中走进音乐的教学理念,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使学生通过参与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合作能力、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也得到了提高。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条理清楚,过渡自然,重难点突出。学生学得开心,课堂

气氛很活跃。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这节课根据学生喜欢的活动,从他们最熟悉的、简单的游戏、律动等活动入手,并将这些活动与音乐进行巧妙的融合、连接,在活动中渗透基础知识的学习,一节课下来,顺利、高效地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突出。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91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