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小白船》教学设计1.doc,共(3)页,1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52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小学音乐课《小白船》教学设计课题:小白船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年级:五年级(一)、教材分析:《小白船》是一首童谣,歌曲描绘了孩子们对神奇奥秘太空的丰富想象与向往。(二)、学情分析: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
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
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
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三个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每班大约有25%--30%左右的学生唱歌时,五音不全,模仿能力又比较差。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
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三)、教学目标:1、学习用优美、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白船》。2、指导学生用三拍子的韵律来抒发美好的情感
。能用声音表现出夜空中月亮摇动的生动形象和美好意境。3、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发展想象力,激发创造力。(四)、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三拍子的韵律来抒发美好的情感。(五)、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2课时完成)(六)、教学方法:听唱法、互动法
(七)、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及简易器乐辅助教学(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片、钢琴(九)、教学过程:1、活动一:智力游戏。(创设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感受2拍子音乐。)教师示范捻指,与学生合作游戏。要求:学生动作与教师的相反。(1)播放2拍子音乐。(2)转换播放3拍子音乐。2、活动二
:律动游戏。(感受3拍子音乐,熟悉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歌曲旋律。)模仿教师动作。要求:比教师动作晚3拍进入。(播放《小白船》旋律)3、活动三:聆听记忆,准确模唱。(学生认真辨听记忆,准确模唱。)教师弹奏两组短小旋律,考查学生听力和记忆力。学生随琴唱谱子。4、小结过
渡:把我们刚才唱过的所有的旋律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两声部的合唱曲。5、导入新课(1)、欣赏图片,创设情境。(创设意境,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美”。)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幅图片(电脑出示星空图片)。寂静的夜晚,满天繁星点点,弯弯的
月亮伴随着美妙的音乐静静的在夜空中摇荡,把我们带入充满神奇、美丽的幻想之中,让我们静静的欣赏,那挂在天空中像摇篮一样的月亮小船。听——(2)、出示歌片,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小白船》,请你观察歌片,有什么发现?学生听歌曲范唱,看歌片,完整欣赏歌曲。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带来的
摇荡的感觉。(3)、完整欣赏歌曲。6、学唱歌曲(1)、及时过渡,创设意境。再次回到静静的夜晚,仰望满天的星星和弯弯的月亮,我们来学唱歌曲《小白船》。首先来看看合唱部分的曲谱你熟悉不?那我们就先复习一遍(用唱名)(2)、我们已经听过两遍
歌曲了,你能直接哼唱齐唱部分吗?一遍之后,教师纠正不准确的音。(3)、这首歌的歌词让我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幻想在那遥远的天空有一条银河,河里有……,还有……,小船指的是什么呀?(月亮),这让我们想起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你知道有哪些吗?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玉兔捣药等,现
在让我们用动作来表现夜晚的恬静和对星空的想象。请大家随音乐哼鸣。(教师有感情的范唱)(4)、教师现场采访。告诉大家你表现的是什么?(……)(5)、学生随琴唱词。(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运用节拍的特点来表现月亮在夜空中摇荡的感觉
。)学生随琴复习合唱部分曲谱。(6)、学生随琴用“噜”模唱齐唱部分,合唱部分用“绿”模唱。(学生与教师互动,共同创设美的情境。)(7)、学生把对星空的想象用动作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回到歌曲的意境中来。(表现夜空的“美
”)。学生表诉自己创设的意境。(8)、随琴轻轻填词。注意一字多音和长音的唱法:演唱时,气息悠长、连贯,不可随意换气,特别是一字多音处要圆润,长音时值应唱足,声音不要用嗓子挤,多靠气息支持,用歌声表现安静、柔美的意境。(9)、大家想想,怎么能把这首歌曲唱得更好呢?用什么样的形式呢
?学生针对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完整演唱歌曲(10)、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歌曲的二度创作(十)、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