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五年级下册《迷人的火塘》教学设计4.docx,共(3)页,15.31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2005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迷人的火塘》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下第二课《欢乐的村寨》,本首歌曲是一首描述侗家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火塘的二声部合唱歌曲。歌曲中出现了连续的切分音,合唱部分是复调性的二声部旋律。歌曲旋律优美,极富感染力。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第二声部,并尝试一部分展开
二声部练习教学目标:1、用自然、朴实、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在学唱和听辨过程中,掌握音乐知识切分音3、感受并尝试表现二声部合唱教学重点:掌握好切分音并唱好每个声部的旋律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歌、组织教学
二、对话导入:师:很高兴又一次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了美妙的音乐课堂,不过在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那你们知道都有哪些民族吗?生:回答(没有人能全部说出来)师:
那有没人能够把五十六个民族都说出来呢?生:没有。师:其实记住这些民族也不是什么难事,不信我们来看看,播放视频:小朋友用顺口溜的方式很轻松的说出了‘五十六’个民族师:看,只要找对了方法,能记住这些还是很容易的。那么要想走近和了
解这些民族,其实也应该是有方法的,比如——用音乐!今天,就让我们用音乐先来了解一下侗族吧!教学过程:1、PPT展示:侗族服饰、大歌、生活环境及火塘,背景音乐《迷人的火塘》师:说到用音乐去了解侗族,那么就
一定要说一说侗族的大歌。大家一定会问‘什么是侗族的大歌’呢?其实,大歌就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播放视频《侗族大歌》2、师:侗族大歌中无指挥、无伴奏,而且还是多个声部的自然合声,这是侗家人独有的一种很了不起的天赋,大歌极具魅力,让人听了就有一种想加入其中的想法。虽然
我们没有能力表现的像大歌那么丰富,但还是可以来感受一下多声部的实际音效。3、给学生分组,根据学生上课的实际情况,用琴带着学生从两组开始,逐渐分到四组,从各组陆续加入到同时发声,一步步激发学生对合声的兴趣,引导
学生走进本课歌曲的学习。‘do、mi’、‘do、mi、sol’、‘do、mi、sol、do1’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成两声部,完成歌曲《迷人的火塘》中有“啊”的地方师:大家真的很棒,现在我们离侗族大歌又近了一步呢!其实侗家人除了会聚集在一起唱大歌以外,他们更喜欢的是晚上围
坐在火塘边,拉拉家常,说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4、播放PPT《迷人的火塘》,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师:大家觉得火塘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生:略…这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可以再一次聆听歌曲范唱。5、师:这们的火塘确实很迷人,似乎没法用语言
表达清楚,那就还用我们的方法,用音乐来表达吧!6、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让学生分辨出两个声部的旋律,然后听琴学唱歌曲的第二声部。7、在学唱的过程中用实物演示法,生动的讲解切分音,并让学生掌握。8、唱好第二声部后,可伴随歌曲范唱,让学生听
着一声部范唱来进行第二声部的演唱9、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也可以进行第一声部的学习,学唱好后,分组进行二声部合唱10、学生唱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指正和鼓励。11、小结:侗家的火塘之所以‘迷人’是因为它的温暖和夜晚
静谧的氛围。而此时此刻,老师竟然也从你们的演唱中感受到了侗家火塘的温暖。感谢大家的认真与努力,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