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上册《演唱 草原上》教学设计2.docx,共(4)页,19.04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9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草原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从歌曲中感受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感受内蒙古的自然风光,通过听唱舞奏的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中的民族风格。二、知识与技能:1、通过课前练习、划旋律线、唱字母谱,认识3(mi)5(sol)6(la)三个音。2、通过歌曲
学习了解“乐句”概念。3、让学生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呼吸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三、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法让学生学唱歌曲,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通过肢体律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导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注重音乐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参与课堂。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了解“乐句”,
认识3(mi)5(sol)6(la)三个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二、难点:认识“msl”并唱谱。教法:听唱法、直观演示法学法:学导法、实践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评价:根据学生活泼爱游戏的心理,将歌曲中的重点难点以游戏的方式融入到课堂之中
。在课前先解决难点,课堂中用听、唱、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感受、体验歌曲情感,感受音乐之美。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大家都知道我国是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学习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将通过音乐和图片来认识这个民族,看看聪明的你们可不可以猜出这是哪个
民族?(蒙古族)多媒体播放内蒙风土人情相关图片,音乐播放《草原上》伴奏。师: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通过《草原上》这首歌来感受我们内蒙古大草原的魅力。设计意图:利用问题与多媒体导入直接切入主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二、新课内容:1.初听歌曲(出示歌谱,聆听教师范唱)师:这首歌给你带来了什么
感受,有怎样的情绪呢?(速度慢,优美,甜美)这首歌描绘了什么?(草原上美丽的风光)这首歌用几句话表现了草原的好风光呢?(两句)设计意图: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为下面乐句的讲解做铺垫。2.听歌曲,讲解什么是乐句。师:在你们的语文学习中有
句子,一个句号算一句。那么在我们的音乐中,也有句子,叫乐句,我们现在再聆听一遍,你们来找一找这首歌曲的旋律分为几个乐句?(两句)(出示歌谱,聆听录音范唱,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旋律走向)再次聆听歌曲与学生一起
画旋律走向。教师用不同颜色画出旋律相同小节。师:在这首歌中有哪两个小节旋律相同呢?(一二和五六小节相同)设计意图:利用图形谱,找出乐句,找出相同旋律部分,解决教学重点,为下一步唱歌谱预设。3.学唱歌谱(1)老师唱旋律相同的部分,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相对应的字母谱。(2)老师带学生一起唱旋律相同
的地方。(3)老师与学生对唱,学生唱旋律相同的地方,老师接后半部分。(4)学生与老师共同唱谱。设计意图:学唱歌谱,解决教学难点,学会巩固“misolla”三个音。4.学唱歌曲词跟伴奏朗诵歌词。设计意图:跟
伴奏朗诵歌词,深一步理解歌曲情感,了解歌曲内容。5.学唱歌曲(1)跟老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提醒学生小声唱,用优美的声音去唱,注意歌曲旋律的连贯。(2)跟伴奏完整体验歌曲(3)画旋律线完整演唱歌曲,分组唱设计意图:演唱歌曲,有感情的唱,完成教学目标。三、课堂
拓展1.轮唱歌曲。先复习什么是轮唱(由多个声部唱同一个旋律,轮流唱,形成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尝试轮唱,第二个声部比第一个声部晚唱一小节,老师指挥。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深一步体验歌曲内容与情感。2.用串铃,双响筒和碰钟为歌曲伴奏。先预演,再用实物,老
师先来示范,学生做动作。再叫学生上台表演,没有乐器的学生只做动作,最后用双响筒,串铃,碰钟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演唱歌曲。设计意图:拓展让学生乐解小乐器使用,为课堂增添乐趣。四、课堂小结细心的同学可以发现我们的伴奏前奏是很有特点的乐器演奏的,这
是我们蒙古族特有的乐器马头琴,让我们在悠扬的马头琴的伴奏中再次唱起这首好听的歌曲来结束我们今天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