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六年级下册《欢乐颂》PPT课件3.ppt,共(23)页,4.509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85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7课放飞梦想------欢乐颂音乐王国大门紧闭音乐大考验一:“我”作曲,你来猜曲名。<<欢乐颂>>音乐大考验二:请用声势感受这首乐曲中主题歌曲是几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四四拍强弱次强弱音乐大考验三: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表现出什么
样的情感?音乐大考验四:请随着音乐唱出主题歌曲节奏练习音乐王国大门开启德国音乐家“空前的辉煌”1824年5月7日,以《欢乐颂》合唱为终结的《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首演获得空前的成功,许多人激动的热泪盈眶。贝多芬出场时,受到听众五次鼓掌欢迎。而在当时,即使是最显贵的皇族出场,也只许鼓掌
三次。耳朵已经全聋的贝多芬在台上“指挥”,听不到全场的喝彩,直到领唱的女低音拉着他转向观众,他才发现听众在热烈的欢呼。世界没有给贝多芬多少欢乐。他却创造了无比欢乐的世界。创作背景:《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称为合唱交响乐,
是因为它的第四乐章以德国的诗人席勒的长诗《欢乐颂》为歌词,采用了交响合唱的形式写成的。把声乐加入交响曲,是贝多芬在交响曲创作中的一个创举!作品歌颂了人类自由、平等、博爱“德国的莎士比亚”2005年5月9日是德国文学巨匠席勒逝世200周年。席勒(17
59—1805),出身医学家庭,是和歌德齐名的德国启蒙文学家。他被敬为“伟大的天才般的诗人”,“真善美”巨人,“德国的莎士比亚”。乐曲分析:乐曲中主题音乐出现几次?采用了哪些演唱形式?主题音乐出现了三次演唱
形式:独唱重唱合唱贝多芬是伟大的德国作曲家,他一生坎坷,但凭着非凡的才能、坚强的意志和革命的热情,为全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音乐财富,被人们称为“乐圣”。主要作品有:交响曲《命运》、《英雄》、《田园》、《第九(合唱)》。序曲《爱格蒙特》钢琴奏鸣
曲《悲怆》《月光》《暴风雨》《黎明》《热情》等钢琴小品《致爱丽丝》读一读记一记贝多芬的晚年十分凄凉,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但是,人民忘不了他,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贝多芬一生对音乐的贡献,以及对命运、疾病
、社会的抗争,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个人。•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这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音乐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