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doc,共(5)页,31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92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命题与证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命题与证明涉及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以后复杂图形研究的重要基础.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命题与证明逐步渗透了推理论证的格式,并介绍了命题的结构和证明的步骤,所以命题与证明也是推理论证的入门阶段,命题与证明的内
容是很重要的基础知识,是关系到今后几何学习的重要阶段,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学情分析1.初中学生的思维和以前相比有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为主,变成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为主,改变学生的
学习方式,思维参与的程度对学生学好几何很重要。搞好几何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培养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为出发点,以使学生掌握“双基”为立足点,以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觉用图意识为突破口,避免使学生造成畏难情绪。2
.学生已经具有了基本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节课的难点在于运用基本事实和相关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要让学生知道证明的两个特征:一是步步有“据”,二是要符合逻辑和顺序。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命题;2、了解定理、逆定理和互逆
定理3、知道证明的意义和必要性,知道证明要合乎逻辑,知道证明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过程与方法: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2、体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关系;掌握证明的格式和步骤。难点
:运用基本事实和相关定理进行简单的证明。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法相结合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导入3min创设情境问题,复习引入。问题1:如何判断一个语句是否是命题?如何判断真、假命题?回顾教材是如何说明一个真命题正确的。问题2:利用问题使前后知识自然衔接
。二、新授33min1、观察与思考归纳总结3、练习请完成课本32页做一做问题:原命题及其逆命题的真假有关系吗?归纳总结4、运用问题由学生主动口头回答通过练习观察发现学生口头展示回答问题填空形式,强调证明过程文字证明类型题证明: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的两直线平行已知:如图,直线a⊥c,b⊥c.求证:a∥b.证明:∵a⊥cb⊥c∴∠1=∠2=90°∴a∥b让学生合作交流总结文字证明类型题的做法,口头展示5、运用请完成课后练习2题学生自主练习,一名学
生上台黑板展示,有错误的话找学生上台纠错步步有“据”通过例题,让学生总结文字证明类型题的做法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三、小结2min1、了解互逆命题,会写出一个命题的逆命题2、文字证明题的步骤:(学生复述)师生一起回顾,再次强调重点四、作业1min必做:A3、A4选做:B1五、反思1min学生自
我反思本堂课的得失六、板书设计13.1命题与证明一、原命题例证明:逆命题图互逆命题已知:二、判断一个命题真假的方法求证:三、证明证明:四、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课后反思命题与证明是推理论证的入门阶段,教育学生重视起来文字证明题对于学生是难点,有时间的话,课
上多练习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