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五线谱)《欣赏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doc,共(2)页,4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87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阿细跳月》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阿细跳月”相关的民俗文化,使学生产生对民族音乐、民族歌舞的热爱之情。2、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试唱乐曲主题旋律,并听辨出乐曲基本结构;能够掌握“跳月”的
基本舞步,并参与集体舞表演。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声势动作参与表现,感受乐曲四五拍的韵律;通过打击乐器参与表演,感受民乐合奏这一表演形式。教学重点掌握“跳月”的基本舞步教学难点听辨乐曲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舞蹈视频,请同学们认
真观看,并说一说,这段舞蹈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生:(欢快、兴奋、热情等)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这是一段非常欢快的舞蹈。那么通过演员们的舞步以及服饰,你能看出他们来自哪个少数民族吗?请同学们做出选择。师:正确答案是——彝族。我们欣赏的这段视频就是彝族最具代表
性的舞蹈——《阿细跳月》彝族人民主要居住在我国的西南地区,“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在喜庆的日子里,阿细人就会在月光下、篝火旁弹起琴、跳起舞,所以叫做“阿细跳月”。二、“跳月”基本舞步学习1、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节奏(拍三下腿,拍两
下手)2、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节奏重复了几次?(四次)3、下面我们来做脚的动作,请看老师示范(右左右踢踢,左右左踢踢)4、下面我们把手的动作加上。5、最后把脚部的动作跳起来做,并且移动起来。6、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跳一遍,比
一比谁的舞姿最优美。三、赏析主题旋律1、讲解“五拍子”。2、视唱主题旋律⑴师唱前段,生唱相同部分。⑵完整视唱主题。⑶边做声势边唱,并加入由弱渐强、由慢渐快的变化。3、数一数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4、这14次主题都有什么样的变化?(速度、力度、主奏乐器)四、听辨乐器,体验合奏1
、选出我国的民族乐器,并说出乐器名称。2、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件彝族的特色乐器——大三弦。3、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4、使用小乐器和民乐队一起演奏。五、小结师:这节课我们走进了彝族山寨和阿细人民一起欢乐地“跳月”,
我们还参与了民乐队的演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希望同学们都能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民族歌舞。这节课就到这里,就让我们在“阿细跳月”的舞步中结束这堂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