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说课稿(-七年级上册数学沪科版.docx,共(6)页,372.16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用尺规作线段和角(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和作用“用尺规作线段和角”是七年级《数学》(下册)中继“平行线的特征及探索平行线的条件”之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在本章教材的编排顺序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把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和日常
生活的密切的联系,同时感受做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现实意义通过用尺规作美丽的图案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美和几何美,同时,也培养它们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养成
研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会利用基本作图进行简单的尺规作图。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口头表达能力和“已知、求作、作法”的
书写要求。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在图案设计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尺规作图的用法,提高学习欲望和兴趣,享受成功。并通过构造美丽图案,渗透数学的美,让学生感受美,体会美的价值所在,激发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三)教学重点:用尺规作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四)教学难点:线段的和、差、倍的作法,及作图的
几何语言(五)难点突破让学生边作图边用规范的几何语言叙述作法。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是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求知欲,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提问的积极性也比较高,同时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而且具有自己的审美观,因此他们对于学习尺规作图的热
情应该是比较高的。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分析和目标分析,贯彻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本课主要的教法为:学生在教师组织、引导、点拨下积极参与,勤于动手,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有效的理解
和掌握知识。五、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巩固练习―—合作学习——总结提高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现实情景,引入新课[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如下列图案(多媒体出示):请大家看看这些图案,它们是由那些简单图形组成的?你能画出这些图形吗?
想一想,这些图案是利用哪些作图工具画出的?[生]是利用直尺、圆规和三角尺等这些工具画出的.[师]很好,直尺、圆规和三角尺是常用的作图工具,利用这些工具可以作出很多的几何图形.在小学,我们已经会用刻度尺、三
角尺、量角器和圆规等工具准确地画出线段、直线、射线、角、三角形等各种几何图形。聪明的同学,如果只给你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你也能作出符合条件的图形吗?二、讲授新课[师]在几何中,通常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来画图,这种画图
的方法叫做尺规尺规作图。下面请大家自己预习书上P153的例1,例2。例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使AB=a.作法:(1)作射线AC.(2)以点A为圆心,以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B.AB就是所求的线段.[
师]同学们画得很好,但要注意圆规的用法.接下来大家口述表达一下作法.(学生叙述)[师]好,下面我们来练一练,以熟悉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的长度等于两条已知线段的长
度的和。画法:1.画射线AD2.用圆规在射线AD上截取AB=a3.用圆规在射线BD上截取BC=b线段AC就是所求的线段[师]注意:线段c的长度是线段a,b的长度的和,我们就说线段c是线段a,b的和,记做c=a+b,即AC=AB+BC类似地,线段a是
线段c与b的差,记做a=c-b,即AB=AC-BC例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已知:∠AOB。求作:∠A′O′B′使∠A′O′B′=∠AOB。作法:(1)作射线O′A′;(2)以点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交OB于点D;(3)以点O′为圆心,同样(OD)长为半径画弧,交O′A′
于点C′;(4)以点C′为圆心,CD长为半径画弧,交O′A′于点C′;(5)过点D′作射线O′B′.∠A′O′B′就是所求的角.三、课堂练习(一)按要求填空任意画一条线段a,求作一条线段b,使b=2a已知:
__________求作:线段AB,使_________(二)已知:∠AOB。利用尺规作:∠A′O′B′使∠A′O′B′=2∠AOB。四、课堂小结尺规做图的问题,1.直尺只能用来画线,不能量距.2.尺规作图要求作出图形,说明结果,并保留作图痕迹。五、课后作业课本P154-155习题
4.6第1、2两题七、板书设计4.6用尺规作线段和角一、尺规作图二、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三、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