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唱歌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doc,共(5)页,11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38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设计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并掌握前八分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在演唱中正确的使用换气记号,自然的呼气。知道乐句的重复,初步了解歌曲创作方法之一-------重复。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听
一听、学一学、找一找、比一比、唱一唱、创一创、编一编、奏一奏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对歌曲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创造性的表演。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感受并体验歌曲中外国小朋友富有童趣地载歌载舞热烈欢快的情绪和场面。自制乐器进行表演中初步认识和了解器乐演奏时演奏者的默契配合、同心协力才能将美妙
的声音组合在一起,才能让音乐优美动听。教学重、难点:1、在歌曲中正确演唱十六分音符。2、准确演唱两段歌词的结束句。3、跟着伴奏准确地进入歌曲的演唱。教材分析: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
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
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歌曲的旋律轻松活泼、赋有感染力;在歌词中又向学生介绍了英国——伦敦、手鼓——打、小喇叭——吹等知识。歌曲
创作中较多地采用重复创作手法,一、二乐句旋律基本相同,三、五乐句旋律基本相同,第四乐句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旋律基本相同。教学理念及思路: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旋律线为贯穿,通过学生主动地视、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
会有感情的演唱。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进行歌曲创编,在自制乐器创编表演中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1.游戏引入激发兴趣:看图说地名,看一看谁的眼睛最亮。2.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欣赏歌曲。3.说一说,学生
回答:音乐家会打手鼓。4.学一学,请学生用动作模仿演奏这两种乐器。5.做一做,再次聆听歌曲录音,学生边听边用动作模仿,并跟着做口型。【设计意图:既有趣又简单的小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自愿的进入学习。学生在看、听、说、做的过程
中感知乐器形象、熟悉乐器音色、了解演奏姿势,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二、视听结合,形式多样,引导学习新课1、你能找出乐器发出声响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吗?(学生回答,指一指)2、这两次演奏是不是完全一样呢?(比一比不同在哪)3、注意反复跳跃记号的
演唱,简单讲解并试着唱一唱。4、简单介绍重复这一创作手法。5、学唱这两个乐句。(听唱、做口型等)教师纠正学生在节奏上出现的错误。学生读一读节奏(1)认识一个八分音符两个十六分音符节奏。(2)学生按节奏再来读一读歌曲第三乐句的歌
词。(3)老师再范读一遍歌词,学生注意听重音出现在哪里。(4)学生再读一遍这一乐句,读出强弱。【设计意图:打破以往“师教生学”的传统教学,通过对比、聆听模仿等方法,以学生为主,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6、师生
合作、共同学习:(1)老师弹琴,学生演唱第三乐句。教学要求:学生演唱这一乐句时,要注意声音轻巧有弹性。(2)学生和老师配合接龙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学生演唱第三乐句,老师演唱其他乐句。)(3)老师再次范唱歌曲第一段歌词。(4)老师引领,学生轻声慢速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6)老师弹琴,学生完整地演
唱歌曲第一段歌词。教学要求:学生要注意歌曲开始时是弱起,要唱齐。演唱时出现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纠正。(7)老师弹琴,学生演唱歌曲第二段歌词。注意:歌声轻巧。【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演唱,通过对比、模仿等方法进一步巩固歌曲的演唱,很好的完成教学目标】7.动口动手,合作探究。用双手代
替乐器用╳╳╳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1)拿出自制小乐器,学生可以分小组选择乐器,为歌曲配伴奏。(2)学生可以在演唱第三乐句时,加上拍手或打击乐器伴奏。【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三、与大师合作,尽情享
受音乐(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的歌声真美妙,我们带上自制打击乐器,走进音乐厅与音乐家们共同演奏演奏吧。(播放歌曲伴奏,完整地表现一遍歌曲。)【设计意图: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结束本堂课的学习,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堂,对
自己充满信心,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小音乐家》教学反思《小小音乐家》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培养孩子们音乐兴趣的音乐课。我所执教的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活泼欢快的的情绪来演唱歌曲《小小音乐家》,以歌唱教学为主。根
据歌曲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音乐游戏——“模仿音乐家”——“音乐家演出”这一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巩固音符、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在一系列的学生参与活动中,达到了教学目标。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作以下反思:一、激发兴趣,全体参与新课程理念下的音
乐课堂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而小学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在本节课中,
我给学生创设了非常轻松、愉悦、有趣的课堂氛围。根据情境内容和学生一起找朋友,用音符变魔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分成五人小组进行合作“音乐家表演”,最后以参加联欢会的形式鼓励小音乐家们上台表演。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运用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根
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性,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发掘他们潜能的即兴创造活动和合作能力,丰富审美体验。本节课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切身参与,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音乐。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在以学唱歌曲为重点,我采用听唱法进行歌曲教学,学
生在反复聆听歌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歌曲。在教学歌曲的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学唱歌曲时的细节。比如:歌曲审美和情感体验的相互融合,将表情、语气、动作表演等情感表现贯穿歌曲教学始终。再如:附点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唱准附点节奏,又不用机械地一遍又一遍地
反复练习,我采用了按节奏读歌词的方式,带着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读歌词,并找出附点节奏在歌曲中出现的规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附点节奏,从而在唱歌时,这一难点瞬即突破。三、精心设计,准备充分本节课的课件制作精美,给学生一种美的视觉享
受,在课堂上的运用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另外,我还准备了学生自制的打击乐器,学生学习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很好。总的来说,作为执教者,我对本节课是比较满意的。我教得愉快,学生也学得愉快。但本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如游戏环节时间稍长了一点。因为是借班上课,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缺乏了解,以致于在“找朋友”这一环节中,有的孩子不能根据手中的卡片找到朋友,耽搁了一些时间。另外,学生演唱歌曲时表情还可以更夸张一些,唱得更轻快一些。表演歌曲时,对于个别胆小的孩子,应
该多一些鼓励,课堂中还可多一些学生的相互评价。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细节,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最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