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阿细跳月》教学设计 (2).doc,共(4)页,5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73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阿细跳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感受乐曲五拍子的曲风,并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2、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和旋律特点,熟悉并熟练视唱主题旋律,能听辨出乐曲
基本结构。3、了解相关的民俗文化,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参与集体舞表演。二、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和五拍子的旋律特点。三、教学难点1、能用声势动作参与表现记忆乐曲的旋律主题。2、学习彝族“跳月”的基本动作,参与集体舞表演。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节奏
问好同学们你好卢老师你好(变化速度、力度和拍手方式问好)2、舞蹈猜猜看师: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要考考你们,谁知道中国有几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他们各具特色的音乐和舞蹈,,老师来跳几段民族舞,请同学们看看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师跳生猜,老
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傣族——《月光下的凤尾竹》蒙古——《我是人民小骑兵》藏族——《哈达献给亲爱的党》彝族——《阿细跳月》片段(二)欣赏教学1、初听乐曲,体验乐曲的情绪。(热烈)今天这节音乐课,老师要带大家去参加这个少数民族的民间舞会,让我们完整聆听并思考——它是
哪个民族的音乐?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能听出它是几拍的吗?2、介绍乐曲名称:知道是哪个民族吗?(生答)不知道没关系,让老师来告诉你。这首乐曲是彝族的,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阿细人能歌善舞,因常相聚于月下舞蹈,称“跳月”。“阿细跳月”是他们最喜爱、最普及的民间优秀集体
舞蹈之一。这首乐曲是根据彝族的民间去掉改编的,曲名就叫《阿细跳月》,3、节奏练习在阿细跳月这首乐曲里,最有特色的是它的节奏,我们来听一个片段,看看聪明的你能听出它是几拍子的吗?(听片段)跺跺跺拍拍4、出示乐谱
,视唱乐曲主题:老师范唱乐曲的主题,请同学们找一找主题中的骨干音和重复的旋律。(画图谱)掌握5/4的节拍特点:体会乐曲的旋律特点。以加do、mi、sol为主要旋律音,没有出现fa、xi两个音:每一小节的最后两拍都是由521组成。5、带歌词演唱乐曲主题
。6、再听乐曲:这个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自己拍并计算)在521处拍手。7、再听乐曲: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多少次?(师生合作拍,验证14次)每次出现时换一个学生拍手(三)分段欣赏1.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一部分。师:这一乐段的力度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力度由弱到强;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是用笛子演奏的。师:这一段是用高音笛子、三弦等乐器进行领奏的。再次聆听乐曲第一部分。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2.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二部分。师:这一
乐段的音区有什么变化?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音区比第一乐段低了;好像篝火边聚集的人越跳越高兴;这段是用扬琴演奏的。再次聆听乐曲第二部分。生:边听音乐边在每小节最后两拍拍手。3.聆听乐曲《阿细跳月》第三部分。师:这一乐段的速
度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生:速度越来越快;好像越来越热闹;这段用笛子演奏的。4.完整聆听,模仿乐器演奏动作合奏时用指挥,主奏乐器奏响主题时模仿主奏乐器的演奏姿势5.教授彝族跳月的基本步伐:
师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舞步。右脚右侧一步,左脚跟到右脚,右脚再右侧一步,左脚向右脚方向空中蹬两拍。左脚左侧一步,右脚跟到左脚,左脚再左侧一步,右脚向左脚方向空中蹬两拍。学生两排行对,方向可相对或相反,空中蹬脚两拍,同时击掌两次。在《阿细跳月》的乐曲声中,生边听音
乐边拉手跳月(拍手处:嗨嗨)。四、拓展欣赏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彝族民间歌舞“跳月”的素材编写创作的,旋律素材简洁,节奏富于动感,作品采用固定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结构,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了阿细人“跳月”时
的欢乐热烈的歌舞场面,根据“跳月”的素材创作改编的舞蹈《阿细跳月》,曾在五十年代两次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获得很高的荣誉,五、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阿细跳月》是哪个民族的?它的演奏形式是?希望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能够更加热爱
我们的民族文化。让我们在阿细跳月欢快的节奏中拍着手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