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2《蓝色的雅特朗》教学设计.doc,共(2)页,2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619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蓝色的雅特朗》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蓝色的雅特朗》。2、能正确识读6/8拍拍号,知道其信义并感受其强弱规律。进一步体验歌曲轻盈、富有摇荡感的音乐特点。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学重点1、用准确的音高、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2、学会
用笛子演奏歌曲旋律。教学难点附点音符、倚音。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调查:喜欢假期去旅游的同学举手?提问:都去了哪里?见到了什么?谈话: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地方,请看大屏幕。(大屏显示前南斯拉夫自然风
光、建筑等、桥梁等)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刚刚看到的是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南斯拉夫。谈话导入:对,刚刚大家看到的就是南斯拉夫(出示南斯拉夫地图),但同学们发现没有,为什么在南斯拉夫四个字前现加上了一个“前”
字,变成了“前南斯拉夫”呢?(预设:部分学生可能知道)。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了解一段关于南斯拉夫的历史(出示介绍南斯拉夫的文字及同步录音)。问:通过刚才我们了解到的内容,同学们猜一猜,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什么内容?生:《蓝色的雅特朗》导:对,今天我将要学习一首南斯拉夫
的民歌,歌名叫《蓝色的雅特朗》(出示课题及歌曲内容)。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师生活动(一)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结构1、调号及拍号1=F6/8(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六拍)、2、八六拍的节奏特点:强弱弱次强弱弱学生用手势击拍——强拍击桌面,次强拍双掌心相击,弱拍双手交叉击胸,边击拍
边数123223。全体起立,聆听音乐,感受6/8拍节奏的轻盈、摇荡感,并跟音乐节奏一起做摇荡动作(前三拍身体向左,后三拍身体向右)。3、再次聆听音乐两遍。(二)难点突破大屏幕出示难点标注,并用电子琴引导学生学会附点音乐及
前倚音的正确唱(奏)法。(三)学唱旋律1、学生再次聆听音乐,并用“lu”音小声跟唱旋律,及时纠正唱错的地方(三至五遍)。2、学习用笛子(竖笛或竹笛)演奏歌曲旋律,巡视,纠正学生手型、节奏、方法等(数遍,直至学生基本熟练)。3、
师生互动:师生齐奏旋律,第一遍无伴奏,第二遍跟伴奏齐奏。(四)学唱歌词。学生读歌词,思考回答:1、歌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歌曲?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3、学生跟琴声唱歌词。4、再次聆听歌曲数
遍,并小声跟唱歌词,熟练以后播放伴奏,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5、将学生分成两组,播放伴奏,第一段时由第一组跟伴奏演奏笛子,第二组演唱歌词;第二段时由第二组学生跟伴奏演奏笛子,第一组学生演唱歌词。活动3【活动
】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1、问:我们的家乡是哪里?——道真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多少?民族——仡佬族、苗族自然风光——黔韵紫海、大沙河、芙蓉江、插旗山。民间文艺——傩戏、高台舞狮。饮食文化——三幺台。2、学生观看体现道真自然风光、民间文
艺、饮食文化等的短片。活动4【作业】器乐练习学会用笛子演奏《蓝色的雅特朗》的第二声部,并会唱第二声部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