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辽海版】三年级下册《这里的泉水最甜》教学设计2.doc,共(7)页,5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55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音乐课《这里的泉水最甜》一、基本信息教材:小学音乐(辽海版)三年级上册二、教学内容分析课时:1课时(共2课时)单元整体分析:世界上有许许多多比乡土更加美妙、更加宜人的地方,但独有故乡却是“我的”,它
像母亲一样,无可选择。美的、不美的、都一样,是“我的”,我们的生活中永远萦绕这醇厚甜蜜的家乡味。本单元设计了聆听《故乡的云》、萨克斯独奏曲《回家》,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里的泉水最甜》等教学内容,既符合主题贴近生活,使人倍感亲切,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抒发了
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课节的分析:歌曲《这里的泉水最甜》是2/4拍子,具有蒙古族民歌风格的五声羽调式歌曲。歌曲采用稍快的速度,表现蒙古族的骏马在美丽的草原自由驰骋、撒欢的情景。歌曲含义深刻。连枣红马儿、百灵鸟儿都留恋美丽的草原,何况
有情有意的人儿,更不会忘记可爱的家乡。三、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目标:让学生准确并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这里的泉水最甜》,能熟练掌握四二怕的节奏特点。2、情感目标:通过这首歌的演
唱,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3、能力目标: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动参与小组创作活动,大胆展示自己的才艺。(二)教学重点:能准确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教学难点:能用蒙古族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意境。四、学习者分析三年级学生经过以往音乐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
分析作品的能力。熟悉歌曲教学中唱歌词、歌谱、分组创编活动等一系列学习方式。善于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喜欢小组合作学习,希望有更多的展示自己的空间。在这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学生联系起以往学习的知识经验,迁移到这首作品的学习中,在教学中重点感受、体会、表现蒙古族小朋友热
爱自己家乡,热爱草原的真挚情感。同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搭建展示的平台、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激—引—拓”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拓展练习。运用多媒体
教学手段,使图、文、声、像并茂将视觉和听觉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让学及生在爱学、乐学、会学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又受到思想教育。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
表现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体会音乐的美感,并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和创造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
,信息量大等特点,为学生创设了一系列优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听唱法::“听”是感知和理解音乐的先决条件,“听”是音乐艺术实践中最重要的过程,让学生听歌曲范唱,提
高学生的听力和音乐的感知鉴赏能力。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全班同学分组共同讨论,学生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时,可相互激励,互相启发,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我还用了自主探讨法、情感体验法和实践法。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
指导。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方面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同时我还让学生多听多练,自省自悟,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1
、学生课前准备:学生自备蒙古族服装,查询百度网站,搜集有关蒙古族的生活特点以及蒙古族舞蹈的特点2、教师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查询百度网站,搜集蒙古风光图片。查询百度网站,搜集蒙古族舞蹈的视频。3、教具准备:钢琴、图片、多媒体教学设备、打击乐器等。七、教学过
程(一)组织教学音乐律动1、律动练习:师生共舞《草原赞歌》2、师生以音乐形式问好。(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内蒙古草原的气息;用骑马这个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热烈欢快的氛围,为后面的表演做铺垫。)(二)模唱音阶手势练习1、(师)我唱123(生)
123(师)我唱234(生)234........2、师生共唱《都来米》并做柯尔文手势(上课伊始,音乐课基本练习,集中学生注意力,为视唱旋律做铺垫)(三)激趣导入感受新知1、过渡语:同学们,谁知道刚才进教室的那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歌曲?(蒙古族),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蒙古族小朋友居住的地
方——美丽的大草原去看一看,你们想看吗?2、播放幻灯片:草原风光图片师:你们都看到什么了呢?请同学们说一说(学生描述所看到的景色)师小结。师:图片中有牧民放马的画面,哪位同学模仿一下骑马的动作?(学生模仿)能不能再模仿一下马蹄的声音呢?(学生模仿)(通过了解蒙古族的景色,让学生在
短时间内身临其境,如临其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四)学习新歌视听结合1、听歌曲范唱提问:听完歌曲,你想到了什么?什么演唱形式?(让学生感知歌曲艺术形象和演唱形式,加深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认识。)2、配乐朗读歌词学生随美妙的乐曲
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读节奏(1)2/4XXX|XXXXX|X—|X0||(2)2/4XXXXX|XXX|XXXXX|XXX||在黑板出示节奏,让学生用“哒”读出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4、听音游戏让学生边看大屏幕边听老师弹琴,然
后指出是哪一句?并随琴唱一唱。(1)2/466666|533|66666|533||(2)2/4633|22351|6—|60||(此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而且还调动学生积极发言的热情)5、学唱歌曲(1)教师有感情范唱。(2)学
生随琴用“lu”哼唱歌曲。(3)听唱歌曲。(4)师唱第一句学生接唱第二句,比一比。6、歌曲处理师:用什么样的情绪和速度演唱?为什么呢?板书:优美自豪稍快7、学习第二段歌词(1)学生分组自学歌曲第二段。(2)分组汇报自学成果。(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增强学生团队
和竞争意识)8、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五)课堂延伸自主练习1、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1)先带领学生分别练习打击乐器,提醒拿沙锤的同学,只打强拍。(2)随琴演唱歌词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2、自由组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1)自由组合,
分组讨论,练唱歌曲、为歌曲伴奏、排练舞蹈等。(2)分组展示成果。(3)学生互评、自评。(让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开展互评自评,提高学生鉴别、分析和表达能力。)(六)教师小结,
学生随歌曲《草原赞歌》做优美的舞蹈动作走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