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辽海版】三年级上册《4. 秧歌调》教学设计1.doc,共(2)页,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54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秧歌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秧歌调》是辽海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家乡东北好的一首东北民歌,说到东北有说不完的赞美之言:东北好,丰富好资源,高粱、大豆、和玉米,骨谷子、天才葵花杆,遍布大自然;东北好,特
产好资源,老虎、黑熊梅花鹿,中草药材长满山。我的家乡东北好这个主题,营造出东北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们好爽、活泼欢快的音乐气氛,把孩子带入了赞家乡、唱家乡、演家乡的意境之中。本单元初步涉及我国东北民歌音调,感受东北音乐风情,体现了浓郁的音乐地域性。《秧歌调》表现了人们共同起舞对东北的热爱和甜
美生活的赞美。秧歌调是盛行于我国北方的一种汉族民间歌舞,源于古代农村插秧时唱的民歌以及春耕结束后,人们以歌舞庆祝,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的活动。《秧歌调》是一首说唱性很强的东北民歌,内容以春节民间热烈的秧歌会场为背景,歌中旋律每一个小小的
变化,都恰到好处地与东北味歌词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珠联璧合,又风趣地加强了字里行间的诉说性语气,一听就懂,一唱上口。歌曲C宫调式,运用大量的附点音符使歌曲具有欢乐、活泼的特点。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
使学生充分感受东北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学跳东北的秧歌舞,伴随歌曲《秧歌调》跳起来,扭起来。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时间活动。自学、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法,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感受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3、学习
简单的秧歌舞步,了解祖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准备:绸子、手绢、扇子、大头、锣、鼓、镲等七、活动重难点:通过学习我国典型的民族音乐作品,感受旋律的欢快,初步学会秧歌舞的基本动作,了解民族音乐。活动难点:掌握“秧歌十字步”动作,并能相互合作随音
乐完整表演舞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互唱问好歌二课前歌声:《大王叫我来巡山》学生跟着画面来边唱边跳三导入新课:师,今天大王叫我来巡山,来到了东北,碰巧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大街小巷真热闹啊,你瞧,人在干什么?四:新课教学,(一)
学跳秧歌步:1、播放歌曲《秧歌调》(欣赏歌曲时老师带着学生拍手)2、师:谁来说说这首歌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啊?生:高兴地热烈的师:你们说的非常好。这首歌名叫《秧歌调》在喜庆的节日里,人们扭秧歌表达喜悦之情。那么你们想知道秧歌的由来吗?3、(出示秧歌的
由来)秧歌是中国北方地区汉族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成为汉民族民间歌舞。每逢重大节目,人们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比赛和表演,同学们你们想学扭秧歌吗?我们先来学习秧歌步4
、(出示十字步)四拍一轮第一拍左脚向右前迈一步第二拍右脚绕过左脚向左前迈一步第三拍左脚向左后侧横迈一步第四拍右脚后退一步,双臂随身体扭动而自然摆动(分解动作学习秧歌步,教师边说边做师范,动作由慢到快,分组表演)师:这场面太热闹了,下面让我们学唱歌曲《秧歌调》感受边唱歌边扭秧歌。(二)学唱歌曲《秧
歌调》1.拍一拍(出示节奏歌词)脸·上抹些红油彩身·上系着大飘带扭·扭腰杆弯弯腿咱·把秧歌跳起来你也来我也来热·热闹闹真愉快儿·童青年老太太不·分年幼和年迈大·家一起同欢乐甩·开两手跳起来你也来我也来热·热闹闹真愉快(让学生找到
相同的乐句,男生女生乐句接龙并配合电子琴节奏鼓点来)(这首歌曲节奏整齐,场面热闹让我们唱一唱吧)2、唱一唱(师边弹边唱,学生拍节奏X.XXX|XXX|那咱们用身体来感受一下这首热烈的歌曲。)3、师:看来你们很喜欢这首秧歌舞,让我们轻声的来跟着他们
唱一唱。(出示歌词)(轻唱)不足之处纠正复唱。师:(歌曲处理)他跳秧歌时又敲锣打鼓,心情是什么样的?生:热情、高兴地。师:(肯定学生)对呀那我们把这种情绪带到我们的歌曲4、学生再次用热情高兴地情绪演唱5、跳一跳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太带劲了!师:
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带来了真家伙,手绢、扇子、绸子,师:那让我们一起来跳一跳。(组织学生)师:在表演之前我们来了解东北秧歌形式: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打花棍、高跷等)(出示图片)师:那我们也一起来跳跳,跟老师一起左上、右上左退右退。师:老师先做一遍,老师看
那个小朋友做得好,要和音乐合拍1234师:跳的非常好,那老师给你们打扮打扮(让学生自己选择手绢、绸子、扇子)五、表演歌曲生站一圈,随音《秧歌调》走秧歌步,教师按节奏敲鼓X.XXX|XXX|,其他学生那
手绢,扇子或长稠表演六、小结。师:孩子们你们跳得真是太棒了,相信你们也很热爱我们的民族舞蹈,那老师留个作业,我们回去在搜集一下其它关于秧歌的作品,下节课我们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