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健康教育【武汉版】一年级第二十三课《预防狂犬病5》教案.doc,共(4)页,1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6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年级第二十三课《预防狂犬病》邾城街中心小学孙萍设计理念:1.本课是以“健康生活,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第三单元中的一课。此单元内容的编排的宗旨是: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内涵,树立健康生活新观念,学习健康生存与生活的基本技
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做一个行为文明、习惯良好、身心健康的小学生。课程以“学习基本技能,养成生活好习惯”为主要目标,一切活动围绕着这一中心而进行。2.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小猫、小狗等动
物的喜爱,只是凭着他们单纯善良的本性,大多数的孩子却不知道: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在与我们亲密接触、带给我们快乐时,也会带来潜在的危险------将致命的病毒(如狂犬病)传染给我们,并夺去我们的生命。在教学中,要以学生身边、生活中发生的事,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此类传染病对人的危害
,让学生懂得在善待小动物、关爱小动物的同时,也要维护、保证自身的安全与健康。教学中以医生讲述病例及有关预防方法,和师生演的情景短剧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到预防知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狂犬病的主要症状和传播途径,以及它对我们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2.能力目
标: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基础的狂犬病的防治方法。3.情感目标:关爱生命,健康生活,和谐共处。4.创新目标: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教学步骤: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人与家养宠物或小动物之间的有趣的事。老师:1.课前调查本班学生家庭养宠物情况。
2.制作ppt课件。3.联系本地的一位医生或学校的校医。4.师生共同准备四个情景短剧。教学过程:一、说趣事,谈话导入。1.师:我了解到我们班有很多养了小猫、小狗、小兔等宠物,谁来讲一讲你和它们之间发生有趣的事?(学生自由说)2.师:从这一件件的趣事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与动物们一起时的快
乐。有没有人和小动物相处时发生过不愉快的事?(学生交流)3.师:小动物们就像我们小朋友,有各自的脾气,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如果用不恰当的方式与它们相处,就有可能对我们造成伤害。我们被小动物抓伤或咬伤后,容易感
染上动物身上的病毒,我们就会生病,甚至会因此失去生命。其中最容易传染给人的“狂犬病”就是最致命的一种传染病。今天,我特意请来区医院在治疗狂犬病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刘医生,他将讲述一些工作中事。并教给我们一些预防
狂犬病的方法。导入本课课题:预防狂犬病二、听专家讲述,学习预防方法。刘医生讲述医治患者过程中的所见所闻。1.配合ppt介绍狂犬病的症状、病因及传染源、传播途径.狂犬病的临床表现。有关知识(狂犬病是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
、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因被病兽咬伤或抓伤而被感染,所以又叫疯狗病。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病毒主要存在于这些病犬的唾液中,在发病前数天已具有传染性。如被病犬咬伤或抓伤,病毒就会通过被咬伤口侵入体内,
也可是有病毒的唾液碰到了原来没有完全愈合的伤口而感染,另外,狂犬病人的唾液中也含有病毒,因此狂犬病人也具有传染性。发病早期会出现低热、头痛、咽喉痛、疲倦、恶心等症状,跟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被咬伤或抓伤的伤口及其周围有麻、痒、痛的感觉,四肢还会有蚂蚁爬的感觉
。过后人会进入一个高度兴奋状态,出现恐惧不安,对声音、光线、风、水等刺激非常敏感,喉部发紧,吞咽困难,恐水、怕风、多汗、流口水等现象。其中以恐水症最典型,病人在非常渴的情况下也不敢饮水,因为一看见水或者听到水声甚至提到水字都会引起咽喉部严重的痉挛,进而不敢碰水及饮水。严重的会
出现精神失常,幻视幻听,冲撞嚎叫等状况。这样的兴奋期一般会持续1~3天。兴奋期一过,人会慢慢的安静下来,痉挛发作也会停止,但是会出现全身瘫痪的现象,呼吸开始变弱并且没有规律,血压下降,昏迷,最后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2.如果不慎被小
动物咬伤或抓伤,我们应该怎么办?医生、老师、学生互动Ppt相机出示预防方法。三、三方互动,巩固预防方法。1.师生合作演生活情景短剧学生观看,交流。医生做裁判。(生活情景剧中有是否对宠物进行免疫接种,被猫狗舔到伤口,抓伤或咬伤该怎么办?为什么要注射狂犬疫苗
?)2.教师小结,朗读《狂犬病预防歌》ppt显示。3.师教读、师生同读《狂犬病预防歌》。4.填写课后“我的收获”。四、学习总结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狂犬病的危害并重视它,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我们就可以减少或避免受到伤害,与我们动物朋友友好、快乐、和谐地相处。板书设计:23预防狂犬病给动物
接种预防方法不被动物咬、抓或舔到处理伤口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