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闽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二课《我爱我的父母1》教案.docx,共(11)页,20.44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5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福建教育出版社《小学生心理健康》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爱我家《我爱我的父母》教学设计执教者:晋江市雁山中心小学林培春指导教师:晋江市雁山中心小学魏玉玲晋江市池店镇唐厝小学王丽棉【课程名称】《我爱我的父母》【教学年段】小学五年级【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独生子女越来越
多,孩子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而许多孩子沐浴着父母家人的爱,却不懂得感受亲情;他们常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认为父母、家人为自己服务是天经地义的,却不知道自己也应该付出爱。因此,应该让学生从小就形成“爱”的意识,知道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知道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应要报答的,父母也需要孩子
的关爱;爱不仅是奉献,还包括理解,要学会理解父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辅导目标】1.重温父母对自己的爱,感受父母之情,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爱父母。2.激发学生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为父母分忧,学
会爱自己的父母。【辅导重点】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懂得为什么要爱父母。【辅导难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尊敬父母、理解父母、关心体谅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学会爱自己的父母。【辅导方法】创设情境法、多媒体
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榜样引导法、讨论法、行为强化法【活动准备】1.课件2.排练心理剧《苏妮的故事》【辅导过程】一、暖身活动(5分)比一比,小组内谁知道有关父母的歌最多?指导语:同学们,欢迎进入心理课堂。你们喜欢唱歌吗?听过有关赞美父母的歌
吗?比一比,唱一唱,小组内谁知道有关父母的歌最多?哪首印象最深刻?哪句歌词打动了你,为什么?指导语: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啊!说明你们很爱自己的父母,今天,让我们再来重温爱父母的感情。(板书课题:我爱我的父母)
【设计意图:活跃班级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拉近学生的心理距离,催化团体动力,营造一种感恩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情绪接纳。】二、爱的重温(8分)父母为我们做过的事情数不胜数,请你回忆一下父母爱你的点点滴滴,可以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可以默默体验自已此时的心情。指导语:父母为我们做的事实在
太多了,现在,请大家好好回忆一下父母平时爱你的点点滴滴,你最难忘的是哪件事?从这件事,你觉得父母是个怎样的人呢?可以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可以默默体验自己此时的心情。指导语:有的同学一想起父母对自己的爱,忍不住笑出了声;有的同学一想起父母在自己
的病床上通宵照顾自己,忍不住流下了泪;谁愿意与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爱呢?【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从生活的点滴中感受父母的爱,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感动之中。】三、爱的冲突(13分钟)心理剧场:欣赏心理剧1.看一看心理剧指导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有时我们会
不理解他们,甚至对他们发脾气。请看心理剧《苏妮的故事》。2.谈一谈演完剧后的体验请参加表演的同学谈谈:演完小剧,你得到什么样的体验?3.谈一谈观后的感受指导语:看了这个心理剧,你有什么话想说?4.小组中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指导语:生活中,你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
你怎么处理的?【设计意图:心理剧观赏性强,通过心理剧夸张表达的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了解感受父母的辛苦,促进学生自我觉察,自我反思,以求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四、爱的回报(18分钟)1.想一想:作为孩子,
爱父母需要怎么做呢?指导语: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会埋怨父母不理解我们,嫌父母啰嗦,但父母是爱我们的,作为孩子,我们应该怎样爱父母呢?(板书:承担理解沟通做好自己)指导语:同学们,大家都说得很具体,但要怎样把爱化为行
动呢?【设计意图:感恩不是在口头上的,而是要付出行动的。让学生谈谈应该怎样爱父母,就是让学生把感恩之情落实到行动上。】2.教师开放自己,谈谈自己的故事,朗诵一段《感恩母亲》的文章。【设计意图:教师真诚地适时自我开放,不仅可以接
近师生的心理距离,也可以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开放自我。】3.齐诵送给父母的一首诗《感恩父母》指导语:让我们通过朗诵把对父母的爱表达出来。【设计意图:朗诵是情感的宣泄,朗诵是一种陪伴,也是感恩父母的一种形式。此处的朗诵
,不仅告诉学生感恩形式的多样,也是让学生的情绪达到最高点,借朗诵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4.公益广告《妈妈,洗脚》指导语:这个小男孩子的举动打动了你吗?为什么?【设计意图:榜样的力量是不可小视的,再次强化榜样教育。】结束语:爱,是一个抽象词,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用心去体会,用行动去表达,让我们
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为父母分忧,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回报父母的爱。五、爱的延续——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1分钟)指导语:同学们,把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写成信,亲手递给爸爸妈妈。【设计意图:为孩子的情感发泄找到一个出口,向孩子提
供又一个与父母沟通的方法,建立孩子和父母对话,快乐的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创造家庭的和睦。】板书设计我爱我的父母承担理解沟通做好附:《感恩母亲》一提起母亲,我想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语,但要我们说说自己对母亲的回报时,没有谁不会把头底下。母
亲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一点一滴,或许她的表现有不同的方式,有棍棒式的、引导式的、有鼓励式的、有批评式的,但这都是爱的表现形式。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母爱,遗忘了远方母亲对儿子的一种牵挂,而且一次又一次深深的伤着母亲的心,但每次她都用那份最深沉的爱包容了自己的儿女。对于母亲,我们这辈子就
是用所有的行动也没办法去回报母亲对自己付出的万分之一,所有的话语在母爱面前都是一个个冰冷的文字。唯有将这种爱铭记在心,并施恩于下一代,或许能够减轻自己心中的一点愧疚,也算是对她的一种回报。附:《感恩父母
》有一个词语最亲切,有一声呼唤最动听有一个人最要感谢有一种人最应感恩她就是——“母亲”他就是——“父亲”妈妈的手粗了,她把温柔的抚触给了我爸爸的腰弯了,他把挺直的脊梁给了我妈妈的双眼花了,她把明亮的双眸给了我爸爸的皱纹深了,他把美丽的青春给了我聆听妈妈殷切的话语面对爸爸深沉的目光我们早已习惯了
这种关爱,并且认为是理所当然。渐渐忘记了感动,忘了说声谢谢。【教学总结】上完这节心理活动课,我的内心与孩子们一样是心潮澎湃的,脑中还在不停地回忆小时候与父母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突然意识到,我最近为了忙这节心理录相课,已经好几周没有到父母那里去陪他们说说话,听听他们的唠叨了,我与孩子们一样忽略了父母
。我马上打了一个电话,告诉妈妈:我录完了课。她还是那句话:别太累了自己。上完这节心理活动课,从整体上看这节课,我认为呈现以下几个闪光点:一、因需而设选主题“爱”这个主题,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但非常抽象,最怕空洞无力,只有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才会被学生从情
感上接受。我设计其中一个环节是开放我自己,谈谈父母对自己的爱,并引用《朗诵者》这样最新的方式告诉孩子朗诵也是一种陪伴,也可以表达自己的爱。学生会从这样一个环节意识到,原来表现爱的形式,就像父母爱自己一样,就在生活的点滴中,而且学生对老师是崇拜的,老师的榜样作用更有说服力,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
中,孩子们潸然泪下,当时,孩子们的情绪比较激动,都泪眼盈盈,相信老师的故事及朗诵真的触动孩子的心灵。二、情景再现触认知本节心理活动课的环节设计力求形式多样,通过自然流畅的情景表演,为孩子们提供了生活中的案例,为学生直观的认识自我行为提供了模板。以“爱的重温
”让学生深深陷入父母爱自己的点点滴滴的回忆中、心理剧《苏妮的故事》加之现场采访的形式引发孩子们的讨论,这些情景很多孩子都会似曾相识,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次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的机会,以此来触发学生的思考。三、发
表观感促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潜移默化渗透的,而不是生搬硬套。我在心理剧之后设计了谈谈观后感及谈谈自己类似的经历这样的环节,是想让学生能够从中领悟到平时在对待与父母之间的矛盾冲突时的心情感受,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是对学生情感健康的一次提升。学生在谈别人后谈自己,其中有自
我肯定也有自我反思,目的是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体会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四、形式多变显主题我围绕主题,设计了齐唱《感恩的心》、回忆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心理剧《苏妮的故事》、老师的朗诵《感恩母亲》、集体齐诵《感恩父母》,观看公益广告等等,
以不同的形式感受父母的爱,并让学生通过活动,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自己平时对父母的爱已经习以为常,忽略了他们的爱的惯性,有时甚至忘记了这样的爱,唤起学生对父母爱的感恩与回报。在课上现场演示爱的行动,是想为学生树立
榜样教育,教会学生爱不仅要说出口,更重要的是要化为行动。最后爱的延续——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给孩子一次与父母心灵对话的机会,这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越!总体来看,本节心理活动课在知、情、意、行中达到了活动目标。我的设计理念——“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的爱”已经渗透
到孩子们的心中。要上一堂没有遗憾的课谈何容易啊!上完课后,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比如:普通话有待进一步提高,板书需要加强练习,课上控制情绪的能力要提升,环节与环节的过渡可以再自然流畅一些等等。我将继续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