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闽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课《奇思秒想2》教案.doc,共(5)页,8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316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5页我的奇思妙想泉州市昇文小学郭嵩琳【选题背景】儿童智力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大约出现在小学3—4年级前后,正所谓“智力的核心是思维”,当思维能力发展开始提速时,整个智力结构中各个要素的发展就被进一步激活了,加之儿童的
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记忆力、言语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感觉统合能力等智力各要素之间无法截然分开。因此,在小学一二年级认真推动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各要素的不断发展,以推动学生更好地迎接三四年级智力发展关键期。(参考林崇德《小学
生心理学》)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后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低年级小学生想象力的特点是:①在想象时容易离开想象的目的和主题,
根据自身过去的经验作自由联想。②想象内容常脱离现实,他们会对童话、神话信以为真,喜欢听童话故事、看动画片,幻想做一个像童话故事或动画片中那样具有非凡本领、脱离现实的人物。③低年级学生的想象仍存在一定的直观性和具体
性,创造成分很少,常常重复成人的讲述或模仿成人的动作,特别是有一定操作活动时,还需要借助于具体事物来完成。(参考王韶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课结合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想象力发展水平,创设一个具体而直观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迅速而灵活地朝着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发散开来,尝试在给定的信息中获取多个新
颖性的答案,进而迸发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从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辅导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通过欣赏、感受和探究,了解什么是奇妙的想象。2、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多角度进行想象,使自己的想象变得更加与众不同。学会欣赏巧妙、奇异的想象。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兴趣,体验奇妙想象所带来的乐趣,从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辅导重难点】第2页共5页尝试多角度进行想象,使自己的想象变得更加与众不同。【辅导对象】一年级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彩色粉笔、笔、纸【教学设计】:一、暖身导入(3分钟):设计
意图:用谜语和趣味歌谣两个小互动,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想象热情,引入主题。1、谜语:“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2、石头剪刀布:师:真棒!看来我们班同学联想能力很强,一下子就能想到
与我们息息相伴的“手”。生活中,关于手的创意游戏很多,想必大家一定都有玩过“石头剪刀布”吧,这个平常的游戏加上奇妙的想象会变得多么有趣呢?让我们来试试看。请同学们伸出手,一起做,张开口,一起说。(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一起说。)石头剪刀布石头剪刀布1把剪刀2把
剪刀可爱的小白兔1块石头1把剪刀蜗牛在散步1把剪刀1块布抓住小白兔1块石头1块布我是章鱼不是兔1块布2块布老鹰穿瀑布/水流大瀑布二、手指变化大畅想(7分钟):设计意图:通过平凡简单的手指,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联想,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奇妙的想象,激发学生自由联想,体验奇妙想象所带
来的乐趣。师:我们的手不仅灵活多变,本领大,而且也能帮助我们拥有很多奇思妙想。让我们动动手指头,看看谁的想象最奇妙!(板书课题:我的奇思妙想)1、活动要求:①任意伸出你的2根手指头,你觉得它像什么?既然是奇思妙想,老师希望听到
同学们能有不同于他人、不同于常规的答案。第3页共5页两根手指变变变,变成,小兔/剪刀/菱形/长方形/井字/孔雀/手枪/照相机/比心/爱心②仔细观察手指,动一动它,叠一叠它,翻过来转过去,你又能想到什么?③如果这2根手指它在天空、海里、田地里、教室里、家里,又会像什
么呢?2、学生自由表达分享。3、师小结:真神奇,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平凡的手指都变得这么特别,那么地美好。二、猜想“阿罗”(30分钟)设计意图:以“阿罗的故事”为载体,跟随阿罗的画笔编织奇妙的想象世界,引导学生尝试多角度进行想象,使自己的想象变得更加与众不同,
体验奇妙想象所带来的乐趣,从中获得愉悦和成就感。(一)阿罗的奇思妙想(5分钟)有个小同学不服气了,也想和同学们来一场“奇思妙想”大比拼。他不仅充满了稀奇古怪的想法,而且他还和奇思妙想一起旅行呢!不信?跟着老师一起走进阿罗的想象世界。(老师手绘
阿罗的故事)。(二)续写阿罗(15分钟)1、自由畅想:接下来,阿罗会发生什么奇妙的故事呢?(先提问5-8名同学)2、续写阿罗活动要求(10分钟):A、请用绘画的方式,把你想到的奇妙故事画出来。(展示画纸,并指导)B、为这个奇妙的故事命名!
*师引导思路:①老师更希望看到如金子般宝贵的“奇思妙想”,所以只需要把你的“奇思妙想”清晰完整地展示出来,而不需要在意自己是否拥有高超的绘画技巧或是否能画出美观的图画。(三)学生作品展示及分享(8分钟)师:同学们的作品让
阿罗大吃一惊,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奇妙的想象”。*师引导思路:①请创意大师们大胆展示你的想象/勇敢一些,你的创意需要你勇敢的表达!第4页共5页②邀请同学打星:为作品打星,说一说作品中,什么地方最奇妙?/奇在哪里?/妙在哪里?。③如果让你为它再加一个星星,你会有什么奇妙的想象?三、总结延伸(
2分钟)今天,我们共同进行了一场美丽的想象之约。只要我们爱想象——像阿罗动动脑筋,打开脑洞,享受想象的快乐敢想象——勇敢地想,不害怕犯错就会收获越来越多金子般的奇思妙想,来点亮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有趣、方便!比如(PPT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最后
,祝愿同学们在奇思妙想中快乐飞翔,飞得更高更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犹如尚未开发的宝藏。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没有挖掘,那么就可能把宝藏埋于地底。如何挖掘这些宝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通
过对小学低年级“想象力”系列课的研发,经过多次上课磨课的对比和思考,我的反思如下:1、课前暖身,暖出精彩心理辅导课的暖身活动,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但一堂精彩的心理课往往得益于精心预设、匠心独运、安排得恰如其分的暖身活动,在促使学生肢体动起来的
同时,能很好地为主题服务。暖身虽小,却奥妙无穷,不容小觑。精心设计暖身环节,并充分挖掘暖身活动的教育价值,根据心理活动课辅导主题善加运用,必定对提高课堂教学辅导实效有所增益。鉴于此,本课精心设计两个暖身互动,以迅速吸引学生注
意力,激发学生想象热情,引入主题。第一个猜谜语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热情,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来答题,同时谜底“手”也和下一个互动相关联。第二个“石头剪刀布”趣味游戏,简单动作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谣,老师带领学生有节奏、有变化地完成,既能带
动学生活动肢体,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感,也能顺其自然地引入课堂主题。我的奇思妙想爱想象敢想象第5页共5页2、敢于“留白”,留给学生自由驰骋的空间一般情况下,教师为了追求上课效率,多采用多媒体技术做成很生动很精彩的教学课件,整节课像放电影
一样,从头放到尾。整节课,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毫无喘息的机会,老师也负担累累。鉴于此,针对不同的主题和生情,老师应敢于放弃华丽的课件,敢于在教学设计中留出空白,敢于砍掉某些累赘的活动环节,精简活动流程,细化活动过程,充分留给学生以自由驰骋的空间,引导学生去
思考、去感悟,在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里,去点亮学生闪闪的智慧光点。例如在本课《我的奇思妙想》中,教师没有选择播放课件,而是用一根粉笔和一块黑板来讲述故事,最大程度地抓住学生眼球,带领学生打开想象世界,走进奇思妙想之中。这样的设计,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营造多感官体验,又能最大
限度地预留给学生足够大的想象空间。又如,本课仅有两个活动环节,从畅想手指到畅想阿罗,前后联系,层层递进,直接留给学生创作时间有10分钟,间接引导学生联想表达时间近15分钟,教师用足够耐心来等待学生从课堂中体验感悟,自发生成生长,进而顺势而为地引导,从而达到学生大胆想
、勇敢想,进而爱想会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