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下册1《找空气》教学设计4.docx,共(3)页,29.10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264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找空气》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认识空气》是学生探究空气的入门课。它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提出“它是什么样的”和“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知道空气的性质固然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使学
生经历探究空气的性质,证明空气的存在并占据空间,获得观察、实验、搜集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受到归纳与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训练。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2、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猜想。科
学知识目标:能具体说出空气具备的基本物理性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究态度,渗透环保意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能举例说明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在学生学会运用感官观察物质
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体会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扰动”,可以观察到不可见物质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可以说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的教学亮点。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感官感知并描述空气的特点。难点:能用实验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四、教学准备:
学生:小杯子、塑料袋、扇子、粉笔头、气球、吸管、报纸教师:食品盒、新铅笔、新铅笔盒、一大一小两个玻璃杯、两根蜡烛、火柴、报纸、6个盛满水的水槽、5张实验报告卡。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创设情境1、同学们,今天是我第一次给咱们班上课,看大家脸上的表情就知道同学们对上好今天的课
很有信心,对吗?今天老师特意给大家带来几件很重要的礼物,就装在这个神秘的盒子里,到底是什么礼物呢?谁愿意上前来摸摸看。2、分别请两位学生台前摸物品。前两位学生分别会摸到新铅笔盒或是新铅笔。对于学生摸出的不同物品教
师适时进行评价。3、再请两位同学台前摸物品。第一位同学会什么也摸不到。第二位同学也会什么都摸不到。4、真的没有了吗?大家想不想仔细瞧瞧?老师慢慢打开盒子,将盒子内部朝全班同学倾斜,让大家看清楚。然后加重语气追问: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老师说有
!老师认为这盒子里还有一种被我们经常忽略的东西,它就在谜语里面藏着呢!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宝贵到处有,万物生存离不了。5、学生猜:结果是空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空气的乐园,和它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进一步全面了解它,好吗?(板书课题“认识空气”)。(二)、小组合作找空气1、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像刚才这样,对空气视而不见,这对空气是非常的不公平呀!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材料找一找空气吧!2、个人找空气(教师指导)3、小组内交流4、全班交流展示(1)吹气球
,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2)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鼓起来,里面有空气。(3)用吸管往装着半杯水的杯里吹气,会有气泡冒出,证明水里有空气进入。(4)用扇子扇风,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形成了风。(5)把粉笔头放进水里
,会有气泡冒出,说明粉笔里有空气。除了课堂上我们找到的空气,生活中什么地方也有空气?5、教师展示展示老师搜索到的图片和在生活中拍的照片,更好地理解空气无处不在。总结:既然空气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那我们为什么总是对它视而不见呢?
这说明:空气是有一定特征的。空气到底有哪些特征呢?我们来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