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接力版】六年级上册《(活动)桂林山水歌(节选)(配乐诗朗诵)》教学设计1.doc,共(3)页,3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21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六年级音乐活动课《桂林山水歌》教学内容:活动《桂林山水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壮族的音乐文化及风俗习惯,以及相关的人文、地理知识等,培养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感情。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绘画与音乐的完
美融合。教学重点、难点:感受诗歌及音乐的意境和情感。感受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能在音乐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情境导入(1)谈话—提问师: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北方,有闻名于世的万里长城,在祖国的南方,有一处闻名于世的风景区,那就是我们广
西的——?(生答桂林),师板书“桂林”师:同学们去过桂林吗?桂林的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呢?(生答)师:是呀,桂林的山水给我们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师板书“桂林山水”),桂林山水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称,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美丽的风光每年都吸引许多中外游客,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
一段美丽的桂林风光吧!(2)欣赏桂林风光片段(课件播放)师:桂林的山水美吗?(生答美)我们来听听著名诗人贺敬之是怎样用文字和韵律来吟诵桂林的,赞美桂林的,下面我们来欣赏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出示课题——“桂林山水歌”三.学习朗诵(1)欣赏配乐朗诵《桂林山水歌》——
课件出示(2)作者简介及作品分析(3)师范读(不配乐),生齐读(4)提出思考题:配乐诗与不配乐的朗读在表现上的差异。(学生分组讨论)(5)提问学生后师小结:再加入背景音乐后是个的表现力更丰富了,彰显了艺术与文学结合在一起的魅力,在我们的眼中的桂林山水更美了
。(6)学生朗诵,再一次感受诗人心目中的桂林。四.扩展延伸1.欣赏画家黄格胜的《百里漓江图》2.音乐家心目中的桂林,欣赏《漓江情》—课件3.以小提琴《漓江情》为背景音乐朗读诗歌。4.学生说一说两次朗读不同的感受。5.配乐诗歌背景音乐的如何选择。6.说说你
收集到的关于桂林山水的美文或诗歌,哪些词语最能表达你心目中的漓江。7.请学生上台表演配乐朗诵。五.教师小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