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接力版】五年级上册《(听赏)茉莉花(女声独唱)》教学设计3.doc,共(4)页,26.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911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欣赏《茉莉花》接力版五年级上册“秀美江南”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江南民歌的风格特点。2、让学生了解歌曲《茉莉花》在世界上的艺术地位。3、通过弹、唱、跳的艺术表演形式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4、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五声调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课堂乐器教学难点:五年级的学生表演欲望不如低年级。怎样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引导可以放开声去唱,放开手去跳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展示歌曲《采莲曲》提问:用一个词形容老师刚才表演歌曲时你们所听到的音乐感觉。学生初步了解江南歌曲的特点:柔美、细腻、婉转
、流畅。一、“赏”茉莉1、欣赏歌曲《茉莉花》和歌剧《图兰朵》片段。讲述茉莉花在世界的艺术地位、图兰朵的故事和茉莉花在图兰朵中的重要性。(1)、欣赏歌曲《茉莉花》。这是流传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十八世纪末年
,有个外国人将她的曲调记了下来,歌词用意译的英文和汉语拼音并列表示。后来,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来华,担任英国第一任驻华大使的秘书。1804年,他出版了自己的著作《中国游记》。也许在他眼里《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的代表吧,所以在著作中特意把《
茉莉花》的歌谱刊载了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但是让这首歌曲真正名扬海外的是一部音乐剧《图兰朵》。世界著名歌剧大师、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把《茉莉花》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编个完全由洋人编写和表演的中国故事。(2)欣赏歌曲《
东方升起的月亮》讲图兰朵的故事元朝时的一个公主图兰朵为了报祖先暗夜被掳走之仇,下令如果有个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个谜语,她会嫁给他;如猜错,便处死。流亡元朝的鞑靼王子卡拉夫卡王子被图兰朵公主的美貌吸引,答对了所有问题,原来这三道谜题的答案分别是“希望
”、“鲜血”和“图兰朵”。但图兰朵拒绝认输,向父皇耍赖,不愿嫁给卡拉夫王子,于是王子自己出了一道谜题,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还愿意被处死。公主捉到了王子的父亲和丫鬟柳儿,并且严刑逼供。柳儿自尽以示保守秘密。卡拉夫借此指责图兰朵十分无情。天亮时,公主尚未知道王
子之名,但王子的勇敢和爱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诉了公主。公主也没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2、齐唱曲谱提问学生少了那个音符(少了4和7)除了我们常见的歌曲记谱法(简谱、五线谱)在中国的礼
乐文化里面还有一种记谱法:宫商角(jue)徵羽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五声调式: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姿态,唱准五声调式二、“唱”茉莉1、学生用柔美细腻的声音哼唱歌曲(LA音EN音A音)注意把握学生的声音。对于过于嘶吼的声音给予纠正。2、全班演唱歌曲三、“奏”茉莉欣赏奥运会闭幕式民乐
演奏的《茉莉花》。讲述出现在各个重要场合的茉莉花:1997年7月1日,在香港回归仪式上,中方军乐团第一首演奏的歌曲就是《茉莉花》,此后,江苏版民歌《茉莉花》就频频在中国许多重要事件和重要国际场合中出现。同年十月,在为欢迎江泽民主席访美而举行的音乐会上,美国交响乐团演奏了《茉莉花》;1998年6月
,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男女二重唱《茉莉花》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文艺晚会上响起。同样举世瞩目的时刻,1999年12月19日,澳门回归,《茉莉花》再次在中葡澳门政府政权交接仪式上奏响。2001年10月,中国首次
承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也是由《茉莉花》的旋律拉开文艺演出序幕的。本世纪初,张艺谋在它导执的申奥、申博宣传片中,都用《茉莉花》作背景音乐。2008年奥运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在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隆重揭晓
。管弦乐又响起了《茉莉花》的旋律。现在让我们用课堂乐器演奏这首歌曲1、学生用课堂乐器演奏歌曲三角铁节奏:X———双响筒节奏:00XX四、“跳”茉莉1、欣赏舞蹈《美丽的茉莉花》片段。2、学生跟着老师随音乐用手做律动。课堂小结:全班分演唱队演奏队和舞蹈队三小组表演歌曲《茉莉花》同学们,《茉莉花》既是
中国的,又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愿茉莉花的清香永远留在每个同学的心里,让我们在茉莉花动听的旋律中结束这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