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4.1 几何图形》导学案-七年级上册数学湘教版.docx,共(5)页,145.784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99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4.1几何图形教学内容课本第112~114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图片和实物,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实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性,并能识别这些几何体。2.能从物体外形中抽象
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3.初步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和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对几何图形的分类,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同时
体验数学图形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教学难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圆锥、棱柱、棱锥、球等几何体模型,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卡片,食品罐、魔方、小棒、橡皮泥等物品及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情境设置,导入新知1、观看图片,欣赏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引出课题。(设计目的: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图形世界,给学生带来直观感受,让学生体会图形世界的多姿多
彩.)二、新课学习,合作交流活动1:看一看观察老师准备的包装盒和食品罐,它们类似于什么图形?(长方体、圆柱),得出几何图形的概念(我们把从各式各样的物体外形中抽象出来的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设计目的:从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出发,结合实际生活,形成对几何图
形的初步认识。)活动2:找一找从这些图片中,你能找到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能从哪些物体的外形中抽象出这些几何图形呢?(设计目的:让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去体会几何图形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更好地把理论和实际应用起来,更好地理解几何图形.)活动3:认识棱柱、棱锥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帐篷、茶叶桶、金字塔等实物,认识几何图形—棱柱、棱锥,并能正确区分。活动4:议一议出示棱柱、圆柱、棱
锥、圆锥模型,让学生看一看,再动手摸一摸,组内议一议,说一说它们的异同.(教师巡视指导,提倡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互相补充.)活动5:想一想从这些图片中,你能找到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吗?(点、线、圆等几何图形)活动6:自主学习,掌握概念问题:几
何图形分成几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12—P113的内容,并完成下面的填空。1、几何图形分为和。2、什么叫立体图形?。请写出你认识的立体图形:。3、什么叫平面图形?。请写出你认识的平面图形:。4、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我们仅关注实物的、和,不考虑实物的颜色、材
料、质量等因素。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设计目的: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总结、自主发展)活动7:用比较直观的方式,诠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观察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各个面,分别能看作什么图形?思考:长方体有_______个面,它们相交
形成了______条棱,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___个点.教师演示:正方体、长方体模型展开成平面图形.小游戏:在正方体展开图的六个面上各写一个字,让学生猜出此正方体相对面上的字。活动8:做一做如何用六根同样长的小棒摆出
四个一模一样的等边三角形?(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意识,锻炼动手操作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小结四、当堂达标检测五、作业布置用各种平面图形(例如圆,三角形,线段等)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并配上解说词。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