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艺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3.1 《闻鸡起舞》教案6.doc,共(3)页,2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90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年级艺术下册《闻鸡起舞》教学设计康二城镇洞上学校王利教学目标:1.欣赏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鸡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我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中“鸡”字与“吉”字谐音的广泛应用。2.尝试在听赏西方音乐作品的过程
中对绘画、手工制作和表演活动产生艺术表现手段的迁移与关联。3.通过本课的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想像力,培养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感受美、表现美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教学
准备:1.拉脱维亚民歌《小公鸡》的伴奏。2.在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鸡的图片、玩具以及表现鸡的艺术作品、画册及音像资料。3.美术活动的材料、工具(、彩色纸、勾线笔、油画棒、剪子、胶水等)。课型:美术综合教学过程:活动一:我来想
想1、谜语导入: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打一动物)揭示谜底。2.引出成语“闻鸡起舞”。板书“闻鸡起舞”,并讲述“鸡”与“吉”谐音,在民间是美好的象征,大家参与讨论。活动二:我来看看1.引导学生结合欣赏对作品所包含的的意义、表达的感情和艺术手段等方面
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2.在讨论交流中通过对比,体会对同一题材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以及所蕴涵的不同的思想内涵。3、谈话交流大公鸡的主要特征(头、身体、尾巴、脚)4、师生交流如何画大公鸡。5、欣赏大公鸡打鸣、觅食、散步、斗架等不同动态的生活
照,引导学生观察用基本型来表现。6欣赏不同形式的《大公鸡》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无论哪种表现形式的大公鸡,他们的基本特征都比较突出,(如:鸡冠、鸡翅膀、鸡尾巴,鸡腿等),而装饰美化却各有特点。活动三:我来
画画开展“大公鸡选美大赛”的活动,请每位同学画一只艳丽的大公鸡。要求:1、构图饱满、线条流畅。2、造型新颖、生动,涂色要干净。3、运用二方连续纹样剪纸的方法给鸡添上围栏。提示学生:可以画上家属,给这张
画起个名字会更好。在拉脱维亚民歌《小公鸡》的伴奏下,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和擅长的表现方法和形式(绘画、泥塑、剪纸等),结合自己生活经验、欣赏感受、发挥想像,以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或塑造鸡题材的美术作品。活动四:我
来评评1、小组内评选“最美大公鸡”。2、班级内展示小组“最美大公鸡”,选出班级“最美大公鸡”。请学生点评提出意见或建议,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教师适当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