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音乐【花城版】五年级上册《歌曲《鸿雁》教学设计1.docx,共(2)页,32.19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79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鸿雁》教学设计教材版本花城出版社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鸿雁》2.中华小四弦弹唱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中华小四弦、课堂打击乐器、节奏卡片课时第一课时设计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综合性、即兴性、灵活性为原则,以体验-模仿-合作-
探究-创造为主线,在节奏语言、音乐律动、歌曲弹唱等音乐活动中使学生获得音乐的感受与体验。2.“器乐教学是通往音乐学习最好的桥梁”。本课以课堂打击乐器及中华小四弦为载体,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合奏美、内涵美。教材分析《鸿雁》这首作品是花城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
第8课多彩的乡音(五)的内容。是一首D大调、4/4拍的蒙古族民歌。歌曲具有短小、耐唱、动听的特点,抒情缓慢的曲调产生令人感动的艺术魅力,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审美效应。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
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同时,该年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演唱、演奏、鉴赏能力及合作意识。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把握“音乐主要是表现情感的艺术”的美学特征,将知识与审美相结合,在探索实践中了解音
乐内涵,感受音乐的魅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演唱蒙古民歌《鸿雁》,培养学生对优秀少数民族音乐的喜爱与认同。2.过程与方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科尔文手号教学法,尝试在感受、体验、模仿、合作、表现等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歌唱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能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重点体验蒙古族音乐文化之美,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难点用中华小四弦进行歌曲弹唱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2.播放《鸿雁》欣赏草原景色,感受蒙古族风俗3.引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欣赏音乐、图片
,直观地感受蒙古族的风土人情。】二、歌曲教学1.老师范唱,初感音乐2.学习乐句中出现的前倚音、跨小节连线(1)学唱四个乐句(2)加入两段歌词唱【设计意图:学唱歌曲。通过学生们初听歌曲印象,引导学生感受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旋律的不同。】三、打击乐器唱奏1.随音乐进行节奏圈律
动活动,感受音乐中的律动美2.随音乐进行节奏圈节奏游戏,感受音乐中的节奏美3.选择最适合的伴奏型为歌曲伴奏,感受音乐中的音色美【设计意图:通过律动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拍子、速度,有稳定的节拍感;通过聆听感受不同
节奏型组合的效果,用课堂乐器为全曲伴奏。】四、小四弦二声部弹唱1.出示二声部旋律,学生打手号默唱2.学生打手号视唱二声部旋律3.学生用小四弦弹唱二声部旋律4.在卡洪鼓伴奏下弹唱二声部旋律5.老师弹奏一声部,学生弹奏二声部6.老师弹唱一声部,学生弹唱二声部7.播放《鸿雁》伴奏,尝试用小四弦、卡洪
鼓、小打击乐器进行合奏。【设计意图:用小四弦弹唱歌曲,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辨思维,在视觉、听觉、动觉、连觉的多感官参与下形成多元的表现风格,对整节课学习的反馈。】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