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美术【赣美版】六年级下册《第11课 光辉的艺术形象》教学设计1.doc,共(3)页,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696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光辉的艺术形象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艺术家们通过雕塑艺术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井冈山会师”及革命领袖毛泽东、朱德等的光辉形象。在本课中,我们应通过欣赏这些雕塑艺术形象,使同学们既了解毛主席、朱德在红色摇篮井冈山领导红军进行革命斗争
的感人事迹,又使同学们初步认识雕塑艺术的形式与特征。教材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雕塑作品的欣赏,使同学们初步认识雕塑的造型形式——圆雕、浮雕及其艺术特征。初步认识雕塑的表现手法——写实性、抽象性和装饰性雕塑的区别。认识铜雕、石雕等不同材质的雕塑的区别。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
革命传统教育。通过欣赏井冈山雕塑园系列雕塑作品,和讲述井冈山革命斗争故事,让同学们了解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及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事迹,从而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为祖国
好好学习。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述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雕塑作品的欣赏,使同学们初步了解雕塑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通过雕塑欣赏,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教学准备:课件等。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
、提问导课你们知道雕塑吗?你们看过什么雕塑?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什么是雕塑。二、初步探知了解雕塑作为造型艺术四大门类之一的雕塑,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雕塑是立体的造型艺术。雕塑家经过精心构思,把最难忘的瞬间、最感人的形象,用立体的形态塑造出来。因此,人们又称,雕塑是凝固的诗和
立体的画。雕塑选用的材料有洁白的汉白玉、凝重的花岗岩、细腻的青铜、和朴质的木材。在塑造形式上有圆雕、浮雕、透雕和彩塑等。在表现手法上,分写实性、抽象性和装饰性等。纪念性雕塑主要是为了纪念历史事件和历史名人,一
般都有深刻的主题内容,采用比较庄重的艺术手法以达到纪念前人和历史事件的目的。下面,我们一起去井冈山雕塑园去欣赏雕塑作品。三、深入学习欣赏井冈山会师雕塑。提问:你能用你的语言描绘一下这个浮雕吗?井冈山会师是指1928年4月28日(三月初九),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
和贺龙领导的南昌起义部分部队在井冈山的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井冈山会师
,壮大了井冈山的革命武装力量,对巩固扩大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推动全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黄洋界保卫战黄洋界保卫战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一次战斗。黄洋界位于井冈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耸立,陡不可攀,是井冈山的险要哨
口之一。1928年8月底,敌人乘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井冈山守山兵力空虚之际,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妄图乘虚而入,一举攻下黄洋界。当时,我守山军民只有两个连的兵力,在当地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打退了
敌人的进犯,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提问:你知道这是一个什么雕塑吗?它给你什么样的感觉?这是一座群雕作品。作者运用三角形构图,通过雕塑的体量感和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红军战士英勇奋战的壮烈场面,并表现了他们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毛泽东雕像:运用铜的材料,作者叶毓
山。朱德像(汉白玉),程允贤。儿童团员(铜),吕品昌。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这件作品运用抽象性的艺术手法,表现了热火朝天革命斗争、体现了井冈山军民气冲霄汉的英雄气概,象征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真理。四、评述升华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件雕塑作品,它的材质和表现手法有何特点?学生
讨论交流,得到欣赏能力的提高五、课堂延伸通过对井冈山雕塑作品的欣赏,和讲述井冈山革命斗争故事,同学们了解到了中国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及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事迹,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树立共产主义信念,为
祖国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