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反思2-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docx,共(1)页,3.272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5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反思: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探究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主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本节课的教学围绕“三角形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的条件探究”这一问题为核心,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实践活动为手段,具体问题为载体,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为目的的教学特点与形式,在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方面,这节课具体体现了两点:一是积累活动操作的经验。本节课,学生首先通过观察30°的
直角三角形的分割情形,初步体会分割。接着,改动角度,让学生对40°60°80°和35°70°75°进行实践(动手画)、观察分析(动眼看)、计算(动笔算)、思考(动脑想),得到三角形分割的第二种条件和分割方法,再尝试进行应用于其它的三角形,从而达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深前面的操作经验。二是积累问题解决的
经验。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探究能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形的条件,通过引导学生对2倍角条件的分析,学生已经有了初步探究的经验,所以对于3倍角条件的探究采用了自主开放式的模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进行归纳、对比、反思等活动,并据此提出猜
想、证明猜想,并对猜想作必要的完善。这样有助于让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当然,这节课中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合作探究3倍角环节,小组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不够高,小组分工不是很明确,出现有些小组同学都没有一起合作,自己一个人在研究,这样就失去了合作学习的意义了。所以我觉得在平时课堂中,应要
多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互帮的观念,也要在每一次的合作学习中,明确每一位学生的职责和任务,要让每个人在学习中都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