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6 直角三角形》教学设计1-八年级上册数学浙教版.doc,共(3)页,3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4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直角三角形》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借助知识回顾环节,复习归纳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2.借助看看谁最快环节,复习巩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3.借助综
合应用环节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体会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结合方程,利用勾股定理求解线段的长度.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1算一算如图,在△ABC中,∠C=
90°(1)若∠A=40°,则∠B=(2)若AB=10,BC=6,则AC=(3)若CD是中线,若AC=8,BC=6,则CD=(4)若∠A=30°,BC=6,则AB=设计意图:通过题组引导,培养学生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断提取再现与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
会数学地思维.2判一判(1)在△ABC中,若∠A=26°,∠B=64°,则△ABC是什么三角形?(2)在△ABC中,若AB=3,BC=4,AC=5,则△ABC是什么三角形?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说说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然后通过(1),巩固从角的
关系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两种方法,通过(2),巩固从边的关系来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回顾与应用。二、看看谁最快1如图,在△ABC中,∠ACB=90°,CD⊥AB于D,∠A=30°,BC=4,那么∠1=,BD=,AD=2、已知△ABC中,∠A=
900,∠B=4∠C,则∠B=3、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c2-a2B、∠C=∠A-∠BC、∠A︰∠B︰∠C=3︰4︰5D、a︰b︰c=3︰4︰54、现有两根木棒长为4cm和3cm,若要钉
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木架,则所需的木棒长为多少_________cm.5、如图,在Rt△ABC中,AB=10,BC=8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则CD=。CE是斜边AB上的中线,则CE=。6、今年“莫拉克”台风严重影响了我们宝岛台湾,一棵树在离开地
面6米A处折断倒下,与地面成30°,那么树折断之前是______米?(A)12(B)18(C)20(D)24;设计意图:复习直角三角形有关角的特有性质:进行巩固并回忆。设计意图:通过题组引导,培养学生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不断提取再现与
归纳,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学会数学地思维.三、综合应用如图,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使点D落在BC边上的一点F处。已知AB=8,BC=10,求EC的长四、探究学习如图,公路上A、B两点,C、D为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其中AB=7km,DA=3
km,BC=4km。(1)探究在AB上能否找到点E,使得E到C、D两村庄的距离相等。(2)此时△ADE和△BEC全等吗?(3)△DEC是什么三角形?(4)能否在公路AB上找一点P,使得P到两个村庄C,D的总路程之
和最小,并求出最小路程。五、拼一拼如图,将长、宽分别为40cm,20cm的长方形玻璃裁成两部分,然后拼成一个三角形,(1)如何裁,拼成一个三角形画出图形,并注明各边的长度;(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六、小结设计意图:学生讲知识点、收获、一点遗憾,并强调数学思想方法.七、作业教学设计说
明围绕一个基本图形(含斜边上的高与中线),复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体会方程、特殊到一般、面积法等思想方法,让学生总结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并回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接着进行性质与判定的应用,进一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方程思想进行综合运用及发散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