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1.3《水结冰了》教案与反思.doc,共(3)页,5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397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水结冰教学设计课题水结冰了作者学校授课班级三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学生已经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通过这节课学习,要让学生
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还可以为后续的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常见到的冰,对冰有一定的程度上的感性认识。知道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也知道冰在“温暖”的
情况下变成水。因此,学生理解冰的特点并不难,而且,学生渴望探究自然界中自己所熟悉的各种现象,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学生对于冰与水之间转化的温度还不是很确定的,通过本课的科学探究,将使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有所了解。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
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过程与方法:1.观察、记录冰的特征,并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2.观察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及其他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
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2.初次感受、体现物质状态的变化。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观察冰的特点和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教学难点】水为什么会结成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复习导1.(复习上节课测量水温的实水结冰了学生交流汇
报2入验)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增加。2.如果把这些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水温会有什么变化?一天后水有什么变化?二、冰的观察1.同学们一定见过冰吧,能说一说冰是什么样子的吗?2.每个小组桌上放着冰,这是老师昨天把水在冰
箱的冷冻槽中,今天取出来的一些冰,今天我们就来观察一下冰是怎么样的?冰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比较硬.很光滑.温度低.易融化.冰块会浮在水上面.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学生观察后小组汇报.交流。
三、冰和水的比较水是我们上学期所探究过的,它的特点肯定还记得,我们把水和冰做一个比较,及时把结果记录在维恩图中。在小组内观察比较冰和水,并做好记录。水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液体等;水和冰的共同点:都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的.透明的学生发表意见,并
请他们阐述原因。通过争论得出结论:(1)冰是固体,因为冰具有固体的特点。(2)水结成冰以后,形态发生了改变,从液体变成固体。四、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1.我们知道了把冰放在冰箱冷冻槽内里水会结冰,但水到底是在什么温度的时候会结冰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2.指导学生阅读书P49,然后请学生讲讲这个实验
应该怎么做?3.能解释冰箱里的水为什么会结冰了吗?水在0℃时会结冰。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而冰箱中的低温使水向周围放热,温度降低,降到0℃时,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成了固态的冰。)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3五、拓展1.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说明物体形态的变化跟()有关。2.通过
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水(液态)凝固冰(固态)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交流总结板书设计水结冰了(1)水在0℃时会结冰。(2)温度的变化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温度降到0℃水(液态)凝固冰(固态)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学生能否正确区分
水和冰的特点。2.学生能否正确操作“水结冰”实验。3.学生能否正确解释水结冰是由物体温度变化引起的。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观察冰的特点:白色是错误的观察结论,可是学生手上拿的冰中间的确是白色的,可是学生手上拿的冰中间的确是白色的,只有周围一圈是无色的,冰中间有白色出现的原因是正常温度下水中溶解有空气
,当水到零度以下时,空气便不再溶解在水分子中,看起来是白色,实际上是很微小的空气泡。科学课的核心价值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以理解。一是“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研究方案的方法;二是“亲身经历”一个探究活动,即充
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让思维积极地参与其中;三是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或科学概念,逐步积淀一定的科学理论;四是让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