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3)页,22.40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温》教学设计1第二章世界气候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世界的气温有关说明教材版本:2013年编审2016年6月第1版的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课本。课程位置:第二章《世界气候》——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第一课时《世界的气温》。学案
说明:以中图地理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地理上册《能力培养与测试》(配中图版)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学练设计为学案。课件说明:以WPS为编辑平台,以文本和学案为基础,以第三张幻灯片六个椭圆为触发器,开启各环节教学内容
,以各环节最显目大字、最后一动画词语、语段或幻灯片最上标题作为返回按键,将各教学环节依逻辑关系连接成完整的教学过程。通过超链接将课文和学案(中地八上《能力培养与检测》27—28)扫描图片链接到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模式:以昌乐“271”高
效课堂模式为基础,以孝南区实验中学教学实际为根本,在新学前提下后教,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读文读图和想象推理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习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2、了解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3、培养读文读图、想象推理的能力等。4、培养
学生关注生活、热爱世界的感情。教学时间一个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以今天(10月9日)和一个月前(9月9日)同学们穿衣变化的生活实际,引出“气温”,进而引出“世界的气温”课题。二、明确目标:学生齐读两遍《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三、课文导读:教师引导学生看书,初步感知课文,
理解各文段大意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温》教学设计2和整体知构架,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较为完整的认知,知道课本是从“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和“影响气温分布因素”两方面介绍“世界气温”的,为后面学习环节作铺垫。四、自主展示:鼓励学生上台口头展示,以检验
学生自主学习(预习)效果,引导学生从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理清思路,进一步理解课文。五、重点点拨:(一)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重点点拨A和B)(1)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例看地图,从1月世界平均气温分
布图中辨别出重要纬线和等温线,引导学生认识等温线、理解等温线。知道从地图颜色种类和深浅中找到高、低温度分布情况,推断出太阳直射半球和冬夏,知道1月份是北半球冬季,是南半球夏季。(2)读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方法和上面相同,要让学
生明白7月份是北半球夏季,是南半球冬季。(3)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分布,指导学生看书看图,学会从文段中提取关键意思和表述重点,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分类,学会把文段和地图有机结合起来,学会简要而准确表达思想,在理解前提下,记忆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
三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读文读图和想象推理能力。(二)影响世界气温分布的因素(重点点拨C)用四幅地图分别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地势等方面引导学生认知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地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为什
么低纬气温高,高位气温低”,“为什么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较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较海洋低”,“为什么洋流和地形地势影响着气温分布”等。六、探究交流: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思考表述能力,导学案分别从“气温分布”和“影响因素”两个角度出了七个探究题,
每题都联系实际,探究价值高,既有利于学生迁移知识,深入思考,也有利于学生立足生活,推想未知世界。探究交流是本堂课教学的重心内容,由于探究点较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事先必须对课堂探究任务进行必要分工,以利于学生明确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世界的气温》教学设计3目标,集中精力,对探究点各个击破。
探究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站起,集中精力,面对面快速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学生展示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述,并适时鼓励,恰当指点和引导,及时评价打分,激发学生兴趣和自信心,尽可能让展示精彩。学生展示一定会有漏洞,或表述不够准确、不够全面,教师
要对每个探究问题做好必要准备,认真揣摩,仔细思考,规范答好每道题,并在课件上反映出来。七、课堂小结利用列提纲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刚所学,整理文本、学案编辑思路,理清本堂课知识学习轨迹,再次整体领会课文,理解世界气温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
同时,教师要控制节奏,尽可能让学生大声说,教师配合课件屏幕展示,让学生自信,使学生对本课有更完整更深刻的理解。八、高效训练高效训练的每道题可训价值高,它紧密结合课本,有利于对学生当堂所学进行检测,而且大多联系实际,紧扣知识
点,既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又能扩展认知学生视野。时间充足,教师可让多名学生逐一答题;时间紧促,教师可用“图画”软件将图片式导学案“高效训练”做好,让一名学生上台面向台下同学,看着自己导学案“高效训练”逐一答题,同时教师在屏幕上展示“高效训
练”参考答案。然后,让学生对刚才同学的答题展示进行评价,并指出答题错误之处,教师及时分析指点。九、课堂反思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本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必要反思,如:我学到了……我掌握了……我明白了……等。不必繁琐,简要条理化即可。十、课后作业
1、课后自主和合作完善本节课导学案各个知识点问题答案。2、预习《世界的降水》并尽可能做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