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8-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4)页,5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世界的聚落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地理学段:7~9年级年级8年级相关领域环境景观建筑教材书名:地理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日期:2016年6月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源于北京市义务
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三节聚落。学习内容上突出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在尊重原有的教材基础上,拓展教学资源,利用Pad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料。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根据Pad可以直接给学生提
供的丰富资料进行讨论、解决问题,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思想,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类型、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
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学生情况:学生为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充足的地理背景知识,所以在学习聚落是可以分析聚落和其自然环境的关系,理解保护传统聚落尤其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方式:利用Pad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多媒体互动教学技术准备:互联网Pad2教学目标(内容框架)1.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够看图说明聚落的形态、建筑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置意图技术应用时间安排问题导入理解概念提问: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聚落,什么是聚落呢?看图投
票,选出你认为是聚落的图片。给出答案,并解释聚落的概念。看Pad上给出的图片,选出是聚落的图片。通过看图,大概了解什么是聚落,并与部落作对比和区分Pad投票功能0’20”~4’聚落的类型及形成给出图片,说出图片中聚落的类型思考问题:
先有农村还是先有城市?聚落除了是居住场所,还是什么场所?聚落包括哪些类型?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人从事的工作?看图说出是哪种聚落类型。先有农村后有城市还是生产场所包括了乡村和城市乡村从事农业,城市可以做工,经商等等了解农村的聚落类型和城市的聚落
类型简单了解城市和乡村聚落先后形成Pad图片展示4’~7’08”对比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异交通特点人口分布建筑特点生产活动城市发达稠密密集高层建筑非农业乡村不发达稀疏稀疏低层建筑农业观察A、B、C、三张图片,哪个分布在亚洲?
哪个分布在欧洲?哪个分布在非洲?并说一说你判断的依据认识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启发学生思考聚落的建筑特点所反映的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Pad图片展示7’8”~11’11’~13’16聚落与环境不同的聚落,不同的景观,这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个聚落的Pad和地图册3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影
响?四大文明古国的发源地在自然条件上有什么相同点?中国城市群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地图上找出四大文明古国发源地,总结归纳其纬度、地形、位置的特点。中国东部城市比西部多,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都有关思考、并总结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聚落
与环境当地气候特点民居建筑特点因纽特人冰屋极度严寒半球形冰屋,门小、墙体厚黄土高原窑洞比较干燥黄土深厚,凿成窑洞,冬暖夏凉傣族竹楼炎热多雨,比较潮湿双层竹楼通风好,人住上层通过实例来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发展与保护北京的四合院给出材料,讨论北京四合院
与环境的关系,并讨论其今后的保护和拆建问题。通过对四合院的过去和未来发展的讨论通过实例讨论北京四合院的发展和保护Pad进行资料呈现归纳总结欣赏传统聚落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总结保护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欣赏和倾听理
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本课一、什么是聚落?二、影响聚落发展的因素?三、聚落的发展和保护。和老师一起总结4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本课最大的特点是利用了Pad进行教学,导入环节先利用pad的投票功能,设计了一个问题。聚落到底是什么
形态的呢?然后告诉学生答案,他们会想,为什么非洲的部落不算聚落呢?此时,给出聚落的概念,让学生在对聚落的认知上从感性的观察到理性的理解。之后,我们利用Pad给学生呈现四合院的材料,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材料需要呈现在PPT上,文字和图片一张放不下,需要反复来回播放PPT,或者打印很
多纸质的学案。但是Pad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大量的文字和图片材料,结合问题,思考关于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问题。材料给的丰富,学生的思路和观点就能够打开。首次利用pad教学,还有很多不够娴熟的地方,比如有一个四大文明古国的材料,Pad没有呈现出来,所以就利用图册来找,在总结文明古
国发源地位于中低纬度、大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如果使用Pad,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