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四年级体育《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4.doc,共(3)页,8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9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往返跑一、教学目标:1、通过往返跑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往返跑的动作要领,让学生学到快速奔跑的技能,在折返过程中体会重心下移和转体迅速起动的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性。2、发展学生的灵敏、柔韧和协调等素质,促进学生肌肉,骨骼和韧带的发展。通过游戏和比赛,激发并保持学生的
运动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体验体育在生活中的乐趣。3、通过本课教学,在练习活动中积极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主动、大胆的尝试,并增强集体协作意识。二、教材分析:通过对跑的教学,激发学生对跑的兴趣,发展其下肢力量、协调性及灵敏性,选择《往返跑》作为主教材,是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
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因此,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也是水平二的重点教材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之一。三、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通过一、二、三年级的学习后,其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兴趣较易激发,对游戏也情有独钟,但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能
力较弱。针对这些情况,选择技术性、竞争性和趣味性较强的游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学中练,练中乐,乐中懂”的教学意图,充分享受阳光体育及游戏带来的快乐,运用到生活中去。四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比较强,以分阶段分步骤的方式教授,以游戏、比赛的形式贯
穿全课,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与合作的乐趣,而且体现出在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为依据,全面地达成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四、
场地与器材:篮球场一块、扩音机一台、优盘一只、接力棒9根、自备书包一只、划线器一台、石灰一桶、排球2只。五、教学重点:跑的自然、协调难点:“往返……转身……跑”动作连贯六、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组织队形:如图(1)图(1)1、课堂常规:a、体委整队,报告人数;b、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及具
体要求;c、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2、队列队形练习:教师口令指挥,学生根据口令做相反的动作,同时锻炼了学生的集中注意力。3、热身韵律操:组织队形:体操队形跟随阳光体育之歌的节奏,师生一起练习。4、运送行军包游戏:老师指挥,学生分
组进行比赛,由此导入本课主题。(二)、基本部分:1、往返跑教学:组织队形:图(2)图(3)(1)、男女生分组练习,先由女生用自己的方法尝试往返跑,如让学生先自己尝试起点跑到“要求线”返回队尾(要求注意自己的跑法,同
时观察其他同学的动作)。男生练习“排球截杀”游戏,老师巡视并参与其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引导注重配合。(2)、一定时间,听老师的指令,男女生互换练习。(3)、听老师口令,集合成四列横队,各组主动举手
展示自己的练习方法,师生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4)、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往返跑的动作要领,学生仔细看认真听,然后学生分组模仿练习,从中找“往返-转身-跑”动作连贯的同学上前展示。。要求:(1)、要求跑的动作自然和谐,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2)、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快速奔跑的能力以及动作的灵敏性。(
3)、反复体会“往返-转身-跑”动作的连贯性,培养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理念。2、游戏:往返接力赛。学生分四组进行,每组从排头开始,手持接力棒向终点线冲刺,直至踏线后及时转身返回本组将棒传至下一名同学,然后按照同样的
方法进行,以此类推,最后看哪组先完成。要求:(1)、在传接棒的过程中,不能把棒抛或者扔给下一名同学,负责算犯规,需重新开始。(2)、跑至终点需踏线然后直线返回,不能干扰其他组比赛,否则算犯规。(三)、结束部分:组织队形:体操队形1、
集合整队,总结本课情况;2、放松活动,配音乐《妈妈格桑拉》,师生一起在抒情的音乐声中放松全身紧张的肌肉。要求:动作轻松自然,表情丰富。3、布置归还器材:本节课为全体女生分组归还器材。4、宣布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