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版】四年级体育《第七章 体育游戏》教学设计3.doc,共(3)页,1.808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95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穿越”与往返接力课题:“穿越”游戏:往返接力学科:体育1、指导思想:本节课以京教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二)课标的基本要求,结合学校教学场地设施,以及根据学生技能前提等进行设计,旨在贯彻“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指
导思想,创造新型教学模式。2、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增强学生上肢,腰腹及腿部力量。(2)激发学生体育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穿越”练习。(3)通过折返跑增强学生心肺耐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3、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本教材是水平二游戏教材,是发展学生的体能,促
进身体上肢力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完成“穿越”的动作。通过同学间交流互动,不断进步,共同提高,体验成功。更要通过练习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意识。(2)学情分析水平二学段四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等身心特点;认知和技能尚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以感性认
知为主,他们善于模仿,学习新知识速度快;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乐于展示自己,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与纪律性有所提高,但自我控制和修正的能力仍然较弱,对教师的课堂组织要求比较高。(3)学生分析四(1)班男女生人数相差不多,但课堂纪
律男女差别很大。男生聪明好动,喜新求趣,自控能力较弱;女生文静乖巧,认真投入,做事自觉主动。班级学生整体身体综合素质一般,部分学生运动能力有所欠缺。班级优势:个别学生组织能力强,对于挑战性的东西学习热情高,群体意识与创新意识较
强。劣势:部分学生学东西不够扎实,比较浮躁,个别学生的随意性较强,缺少一定的组织纪律性。4、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手、脚的协调配合。难点:力量的合理运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组织与要求)一、教学常规:(2—3)1、体育委
员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3、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4、安排见习生1、督促学生快速集合2、提出课的要求1、学生快速集合2、明确课的任务要求队形:****************************▲*要求:快
、静、齐精神饱满,声音洪亮。二、热身和导入(8--10)一、游戏:小鸟飞、飞机飞行等。2、模仿秀:自由泳、仰泳、蛙泳、呼啦圈、打气球。三、展开部分:学习直体滚动1.引导学生动起来,尽情参与2.语言激励,引导练习。启发式提问:“看谁模仿的最象”讲解、示范认真活
动通过教师的模仿示范,由学生上前模仿;最后大家都来模仿,任意表现。观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穿越”的动作要领。探究:根据要求练习穿的爬行姿势。比较:比较不同姿势、各种形式的练习对动作的影响。队形:纵队活动
要求:遵守游戏规则,模仿认真,动作到位四、游戏:往返跑(10--12)讲解示范鼓励表扬监督裁判示范讲解游戏方法、比赛规则。巡视比赛,提醒安全要求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四列,两列一组相向站立,后列坐地,前列听见老师示意的数字后向前
方标志物跑去并触及标志物后返回拍击坐地同学手,往返算一次,完成老师示意数字的次数后前后同学交换位置继续完成游戏。分组进行游戏,遵守比赛规则,注意安全。五、结束部分(5)1、放松2、课堂小结3、归还器材4、师生再见1、教师带领组织学生放松拉伸。2、教师表扬、鼓励和
总结1、轻松愉快,身心放松2、大胆发言,善于归纳3、协助教师归还器材放松身心,学会总结。安全保障:1、课前检查场地,选择合理的练习空间,避免碰撞2、练习和比赛时应该提醒学生运动中的安全3、教师巡视到位,关注学生的变化,尤其是身体不适的同学场地器材:操场,标志物2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