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6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466 M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聚落》教学设计4-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x,共(7)页,1.46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聚落》【教学目标】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城市和乡村。主要介绍乡村和城市这两种聚落形态的形成,并通过大量图片素材展现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

以及不同聚落所具有的职能。二是聚落与环境。主要介绍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伴随着经济技术、科技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逐渐减弱,社会经济、文化对于聚落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三是世界文化遗产。珍惜和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

产,是每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意识。【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难点:环境对聚落的影响【教学建议】1课时新课导入:教师播放“朝鲜半岛夜晚灯光对比”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朝鲜半岛夜晚灯光差异明显”。在学生回答

后教师予以点评,告诉学生视频反映出的是乡村与城市的差异,以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聚落。自主学习:新课导入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中提前准备的思考题。1.什么叫聚落?(让学生对于聚落的基本概念、分类有所

了解。)2.你知道哪些是城市景观?哪些是乡村景观吗?(通过识别城市和乡村景观,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差别,为后面合作探究做好铺垫。)3.聚落与职能。(使学生对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之后形成和

发展。)合作探究:在检测自主学习效果之后,通过四个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总结能力。1.乡村与城市存在着哪些不同;2.美丽的小屋我的家;3.寻找理想的家园;4.谈谈你的看法。【探索活动设计】探究一:乡村与城市存在的差别。学生通过回顾自主学习

中的景观差异,总结归纳出乡村与城市的差别。与自主学习第二题前后呼应。探究二:美丽的小屋我的家。学生通过读图,根据自己对未来的设定,选择一个适合居住的环境并给出自己选择的理由。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锻炼学生选择判断的能力。

学生思考范围广,思维很活跃,丰富了课堂内容。探究三:寻找理想的家园。让学生从第一人称角度去思考问题,锻炼学生全局观念。探究四:谈谈对于开发与保护历史文化遗迹的看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通过对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讨论,培养

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朝鲜半岛夜晚灯光对比”视频教师:同学们,“朝鲜半岛夜晚灯光对比”的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过渡】视频中,没有光亮的是乡村,有光亮的则是城市。城市地

区由于工业、服务业等行业较为发达,对于照明有一定的需求,所以在视频中它们格外的耀眼。不论是偏僻的乡村还是繁华的城市,它们都是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聚落。学生认真观察视频。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的

回答可能有: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规模等。)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总结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点评。城市和乡村教师:同学们,什么是聚落?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形成的先后顺序如何?教师: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称为聚落。并且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我们向桥村,属于乡村还是城市?向桥村

属于乡村,结合我们的生活环境,大家能够分辨出下图中哪些是城市景观,哪些是乡村景观吗?①、③、⑤:乡村景观②、④、⑥:城市景观教师:同学们,同样是乡村,他们的景观一样吗?教师: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亚洲、欧洲、非洲地区

的乡村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阅读课本,回答问题。(人们聚居和生活的场所,称为聚落。乡村出现的早。)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乡村)学生读图,讨论分析。给出答案。知识源于课本。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解决课堂问题。将学校所在地作为教学素材

。结合生活素材进行教学,有利于降低难教师:通过识图,我们能够大概的了解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在景观上的差异。那么接下来看图,猜一猜:生活在此处的人们主要从事什么劳动或从事什么工作?教师:在渔场从事水产养殖、在林场从事种树伐木、在牧场放牧牛羊,这些都是乡村聚落需要从事的一些工作

。对于城市而言,市民们主要从事工业以及服务业等。聚落分类:乡村:农村、渔村、牧村、林场城市通过以上讲解的内容,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城市与乡村的差异:交通特点人口分布建筑特点生产活动城市便利密集密集多高层非农业产业乡村不发达稀疏分散多低层农业生产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提出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小组讨论,补充完整。度,便于学生思考和作答。拓展学生视野。锻炼学生读图、分析能力。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教师:同学们,农村风景如画,小桥流水人家;城市夜色迷人,处处火树银花。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衔接、过渡。聚落与环境环境长期居住?为什么?教师

: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理想的家园,说的都有道理。教师:如果光阴回到5000年前,你作为某原始部落的首领,你会带领大家寻找什么样的理想居住地?图中①、②、③三地,你会选择哪个?哪个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聚落?教师: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四季入春的地

方来定居。如果从图中选,我选择②。它具备以上的一些特点。②有发展为城市的可能。教师:经过讨论,我们发现理想的居住地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湿润、资源丰富等特点。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这些都是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早期人类的生活水平、生存能力和工作能力比较低,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居住在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在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带,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区,并且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当今,乡村与城市

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影响减弱,受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明显。想法进行回答。学生读图思考,写出自己的答案后,小组讨论。组长回答本组的答案。通过问题,导入“聚落与环境”的讲解。最后,教师给予一定的点评。锻炼学生读图能力。通过总结,

得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教师:滚滚长江贯穿了湖北,为荆楚大地工农业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便利,造就了如画的湖北。教师:其实,不仅仅湖北风景秀美,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美丽的景色值得我们去品赏。教师:丽

江古城、四合院等等,这些传统聚落都是伟大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你还能说出一些吗?教师:这些文化遗产凝聚力祖辈的智慧。那么,当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发展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教师:谈谈你的看法:学生欣赏湖北景色。学生欣赏历史文化

遗产。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回答。(如:兵马俑、长城、天坛、京杭运河等等。)学生思考回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国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建设。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谈谈收获教师: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归纳本节课所学的全

部内容。课堂检测1、一般把聚落分为两大类,它们是________和__________。2、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地方,一般位于()A.荒漠地区B.高山峡谷C.河流的上游D.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3、下列地理条件不利于聚

落形成的是()A.水源充足,地形平坦B.地形崎岖,河急谷深C.交通便利,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检验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板书设计】【课堂评价】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2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