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小学美术【苏少版】五年级上册《第2课 学学构图》教学设计3.docx,共(2)页,19.88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802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名学学构图年级五学科(版本)美术苏少2014版章节第2课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构图基本概念及横构图、竖构图、井字形构图等构图类型的基本形式法则。过程与方法:通过构图训练逐步提升学生的画面组织能力和观察、感知构图形式美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构图的兴趣,能有意识地
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绘画欣赏、美术表现和日常生活中。二、学情分析学生对学习单纯的构图理论知识没有太大的兴趣,但是他们从一年级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在每一幅绘画中无意识地运用构图方法,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而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有趣直观的方式,让学
生在对比、欣赏、练习中富有趣味地学习构图知识,体会构图的文化内涵。从而将感性经验转化为清晰的理性认识。三、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分析了解美术作品中的不同构图方法并初步了解不同构图的特点。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构图方法,创作一幅体现审美情趣的静物画。解决措施:通过互动电视的相关功能,以对比纠错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构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发送相应的学习包给学生进行即时练习,深入理解构图方法,感受构图的视觉美
感。平板电脑可以随时修改和调整画面布局,帮助学生高效完成作业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四、教学具准备平板电脑及相关学习软件、资源包。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环节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对比演示激趣导题对构图作用有直观感知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呈现例图并即时修改。观察、思考,回答有关构图的直观感受。一
体机的图片调整功能体现了可视化的构图思路,生动的现场演示和对比让学生对构图有了初步感悟,兴趣大增。自主探究有效感知学生初步了解横构图的基本特点。1.对1号学习包提供的素材进行横构图。2.欣赏横构图的著名山水画。在平板上完成练习,并通过观察、思考、回
答等加深对横构图的认知,体会其构图之美。提供了即时并可反复操作的平台,将原本用于绘画的时间节约下来,投入在对构图的思考和尝试上。学习更具针对性、趣味性。把握共性关联情感学生初步了解竖构图的基本特点。1.欣赏三幅不同题材的竖构图名画,找出共同点。欣赏、思考并回答问题
,感受竖构图之美。真实呈现了名画的色彩和细节,特别是利用希沃软件的“放大镜”功能,对画的细微之处也能做到细致观察,加深了学生对名画的理解。问题引领举一反三学生初步了解S形构图、满构图、三角形构图和井字形构图。1.启发学生感知S形构图,并通过2号学习包触类旁通地了解其它构图。在教师启
发下观察、思考问题。当了解如何分析S形构图的方法之后,通过平板对其它构图进行探究。能够在屏幕和平板上自由画出线条和各种图形,使构图类型得以直观解读。电子教学设备方便修改的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可以多次尝试,提高了练习的密度和效度。辨识练习开拓思维学生对
各构图类型的特点有清晰认知,为完成作业奠定基础。1.完成3号学习包里的小练习。2.探究各为丰富的构图方法。在平板上完成3号学习包里的“连一连”作业,讨论交流对综合性构图的想法。人手一个的平板电脑节约了纸张消耗,“橡皮擦”功能可以让练习重复进行,为学生提供了纠错的机会。“画笔”功能也使教师的讲解
更为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创新作业在作业过程中巩固并创造性运用所学构图知识,完成静物画创作。1.完成4号学习包里的作业。在平板上完成4号学习包里的构图作业。传统的纸笔美术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完成一幅,且缺乏修改的灵活性。平板设备
很好地克服了以上问题,为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了“变现”可能,提高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自评互评深化理解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构图类型的特点及其给人带来的视觉美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选择3幅学生作业进行自评、生评和师评。欣赏同学作业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查看学生提交作业的总
体情况,但目前受限于软件开发功能,在课堂上只能逐一查看学生画作,还不能实现有利于美术教学的同屏查看、自由选择等功能。链接生活拓展应用让学生认识到构图知识可以运用在生活中。欣赏不同构图类型的精美照片。欣赏、聆听,品味摄影的构图之美。直观呈现所选素材,并可进行互动操作,激发
学生的欣赏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