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7-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7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45.000 KB
  • 2022-11-1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7-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7-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7-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7-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doc,共(6)页,4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第二节:海陆分布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2)运用地图认识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洋、海、海峡。(3)

、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面积排序等概况(4)、能记住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能力目标:(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2)、能从基本轮廓和空间分布特征上,辨别七大洲和四大洋;(3)、能

利用地形图说出主要大洲分界线。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重点:培养分析地图,获取信息的能力;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观念的形成

教学媒体:地图册、PPT、多媒体设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引入新课、创设情境:导语:“这节课,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八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海陆的分布,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有海洋和陆地,到底谁的面积大呢?带

着这个问题,让我们开始从地图中寻找答案。”思考、交流设疑,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展示学习目标:用PPT展示学习目标齐读学习目标,了解学习目标,开展学习活动。明确目标,有的放矢,以目标是否达成,来检测学习效果。学习新课、紧扣

目标:学习目标一:1.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海陆分布特点,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带着学习目标,走进学习之旅。”(展示世界地图,指导学生读图)“观察世界地图上的海洋和陆地,谁的面积大?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有么特点?海陆分布均匀吗?”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东西半球、南

北半球、水陆半球图,指导学生归纳全球海陆分布特点———海陆分布不均匀,不管怎样划分,地球上任意两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接下来,用数据支持一下我们得出的结论。”指导学生,读两张不同的统计图,从图中获取信息,证明

前面得出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结论。读图,思考、总结,看地图交流,师生互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观察世界地图、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图,初步总结归纳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会读统计图,能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陆面

积比为7:3。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读图、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看图,引起学生兴趣,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指导学生读图总结地表海陆分布特点:地球上海洋多于陆地,海陆所占比例为---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并且海陆分布不均匀。学习目标二:2.在地

图上能够辨别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及洋、海、海峡。讲解概念、描述特征、帮助记忆:岛屿: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海峡:沟通两个海域的狭窄水道。半岛:深入海洋的陆地,三临水,一面与大陆相连。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大洲:大陆和它周围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大洋:海洋的主体部分,离

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靠近大陆,面积小,深度浅。通过预读课文,结合:读海陆形态示意简图和局部地形图及教师的讲解,理解各种海洋和陆地形态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地图上。图文结合,利于理解。将海陆形态示意简图与实物地形图结合,来把握海洋和陆地存在形态的特征。利于学生加深对各种海洋和陆地

形态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学习目标三:3.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大洲分界线及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初识七大洲“接下来我们要认识一下大陆和它周围附近的岛屿组合成的大洲。地球表面的陆地被分为了七个大洲。”引导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描

述各大洲形状,指导学生把握七大洲的轮廓特征,加以记忆,能够做到初步辨识七大洲。设计游戏:谁是记忆王,比较七大洲展示七大洲的面积图,启发学生总结记忆方法——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再识七大洲展示东西半球图并设置问题

,指导学生在图上再识七大洲,同时了解它们的相对位置,从而进一步认识七大洲。小试牛刀设置五道选择题,采用问答的方式,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观察、总结、记忆观察各大洲的轮廓,把握轮廓特征,在此基础上记忆七大洲,能够做到初步辨识七大洲。再读七大洲轮廓图,

以抢答形式,挑战记忆七大洲读图、了解各大洲的面积,总结记忆方法。观察、思考,总结归纳七大洲的相对位置思考、回顾刚刚学过的知识,及时解答问题通过轮廓特征初步认识七大洲以游戏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巩固记忆。采用面积排序图,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七大洲的面积大小及轮廓;用顺口溜

总结七大洲面积大小的方法,更加便于学生记忆。利用东西半球图并设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七大洲的相对位置。设置检测题,可以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趁热打铁,巩固记忆。大洲分界线引导学生读局部地图,首先找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

海、土耳其海峡。再找出亚洲和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其次,描述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指导学生用顺口溜巧记亚欧分界线。指导学生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各大洲分界线。再次整体认识大洲分界线。指导学生学会用表格归纳大洲分界线读图、观察、描述、归纳各组大洲分界

线。结合地图、顺口溜及列表格等方法记忆大洲分界线。采用先局部认识大洲分界线,再整体认识大洲分界线的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首先引导学生分清亚洲和欧洲的分界,其次,分清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然后分清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分界线。采用顺口溜和列表格等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

习,掌握学习方法。认识四大洋指导学生读全球海陆分布图和东西半球图,认识四大洋,结合设置的问题帮助学生了解其相对位置,和分布情况。指导学生读四大洋面积和深度统计图,了解四大洋。指导学生把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大、印、北。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及相对位置指导学生读东

西半球图,结合设置问题,帮助学生辨识七大洲和四大洋。设置活动:火眼金睛——趣味识图。帮助学生巩固记忆。达标测试设置测试题,当堂达标,当堂反馈。读图、观察、描述、归纳、记忆四大洋的相对位置,了解四大洋的分布,给四大洋排序。读图、描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相对位置。辨识七大洲和四大洋。读图训

练,加强记忆,巩固提高。独立完成达标测试题,并及时自我评价。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了解四大洋的相对位置和分布。从而初步了解四大洋。在前面所学基础上,进一步整体辨识七大洲和四大洋。并帮助学生巩固加深记忆。及时反馈,检测学效。知识小结以思维导图形式,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知识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通过反馈来看,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重难点,目标基本达成。但由于个人紧张,教学中出现了纰漏,虽然及时纠正了,但也提醒了自己,还需加强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基本功。今后,仍需

继续取长补短,努力学习。本节课虽然内容较多,但难度不是很大,因此,我把两课时的内容都安排在本节完成。虽然,时间安排有些紧张,但为使内容联系更紧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只好将第二课时留作查漏补缺,复习巩固之用。由于本课时的容量大,所以学生交流合作环节

安排较少。而师生互动环节更多一些。第二课时,我将把重点落实在学生合作,深入读图,提高能力方面。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61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