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3

DOC
  • 阅读 5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60.500 KB
  • 2023-0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3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3.doc,共(5)页,6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863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老人和儿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老人和儿童》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本课以“老人和儿童”为主题,让学生认识老人和儿童不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三个层次完成:第一个层次学会用铁丝做出人物并摆出动作,第二层次引导学生了解老人和儿童不

同的外貌、姿态动作特征。第三层次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黏土作品不同的表现手法,让学生用铁丝和黏土结合起来,塑造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学生情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喜欢用黏土捏制、粘贴进行简单的造型游戏。而且熟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家中的

老人,创作起来得心应手。但是,用铁丝做出人物的造型,比较难。所以,教师在学生用黏土造型时,只要求学生能表现出老人和儿童不同的面部特征和动作特点就可以了。教学方式、手段: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点。2.引导、发现

,通过玩铁丝,能够用铁丝做出人物,并欣赏泥塑作品,让学生发现泥塑表现的一些方法。并在制作过程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技法进行表现。3.激励、肯定,让学生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作品。4.作品示范,通过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并强调制作过程

中的工具和材料使用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赏析,了解泥塑作品老人和儿童的艺术特征和不同的表现手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刻、挖、捏、贴、搓等方法创作生动有趣的关于老人和儿童的泥塑作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启发学生发现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美,激

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爱护儿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体验、分析、比较等方法,分析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征。教学难点:利用铁丝和黏土表现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的特征。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铁丝、黏土、泥工刀、展板、竹签。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1.教师变魔

术师生问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朋友!瞧,它就在你们的桌子上!摸一摸,猜猜看,它是什么?生:……师:是的,它是铁丝。师:那么铁丝在生活中都有哪些作用呢?谁来说说看?生:……师:现在,老师就用这个铁丝给大家变个小魔术!想看吗?瞧,我变

出了?(生:一个人)师:想不想和老师一起把铁丝变成人的样子呢?(生:想)好,那就跟老师一起来变一变吧!2.师生一起做铁丝人物(1)做铁丝人物师: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两根铁丝。将两根铁丝分别对折,对折后放在一起。依次做出:①铁丝人的头。(注意头

部的比例)②铁丝人的胳膊。③铁丝人的身子和腿。(注意身子和腿的比例。)④铁丝人的脚。师:这样的一个铁丝人物就做好了!师展示学生作品。(遇到共性问题让学生帮忙解决)(2)给铁丝人物摆动作师:老师觉得这样的一个铁丝人物啊,还可以更生动、有趣。你能不能动一动它的胳膊或腿,让它摆出一定的动作来呀?赶快试一

试。生:给铁丝人物摆动作……师:师拿起两位学生的作品展示。师:同学们,这个铁丝好不好玩?生:好玩。师:老师也觉得很有趣,所以想用它再给同学们变个魔术,想看吗?生:想看。3.教师再变魔术。教师变出用铁丝做的老人和儿童的造型,让学生猜。导入课题――《老人和儿童》【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摸一摸,玩一玩了解铁丝,并利用铁丝柔软、易折的特点来制作出人物骨架,并给铁丝人物摆出一定的动作,让人物的造型更加生动、有趣。二、欣赏图片,了解特征。1.学生说一说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特征。师:同学们,你们家里有老人吗?那你有没有发现老人和我们儿童比起来,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生:…

…2.欣赏老人和儿童照片并总结老人和儿童在外貌、动作特征。外貌特征:皮肤:老人皮肤松弛,有皱纹。儿童脸蛋光滑,红润。头发:老人头发变白,稀疏。儿童头发乌黑,茂密。牙齿……动作特征:老人动作缓慢,儿童动作灵敏

。3.师出示黏土。师:我们刚才做的铁丝人可以表现老人的腰弯了,那它能表现出皱纹、牙齿、头发啊这些特征吗?(生:不能)那怎么办呢?(停顿一下给学生思考)师:老师这儿啊,有一个朋友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瞧――(师出示黏土)生答:黏

土。师:如何用黏土表现出皱纹、头发啊等特征呢?(一边说一边播放图片)【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老人,分析老人的特点。从外貌特点、动作特征、说话的语气等和孩子们自己进行比较,这样更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老人和儿童不同的特点。三、作品分析,技法探究1.欣赏黏土作品并分析。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作品

表现的是老人还是儿童?体现在哪?猜一猜是怎么做的?2.学生通过赏析作品总结出泥塑技法:刻、挖、贴、捏、搓等。【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分析作品,发现泥塑制作的表现手法。四、教师示范,直观感受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后总结了这么多的制作方法。下面老师

就根据这些方法试着做一个老人。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想一想,你还能用哪些方法去做呢?教师示范:①做身体。②做头部。③示范局部。④调整动作。⑤插在展板上。【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直接示范,能使学生掌握美术的技巧、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这在教学中会

得到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可以更直接地掌握美术创作中的技巧。五、欣赏作品。欣赏儿童作品。师:儿童的动作很灵活,幅度很大,动作可以做的夸张一些。【设计意图】小伙伴的作品对学生来说是最容易接受也最容易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的,既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又能启发学生,增强创作信心。六、学生作业写,赏评交流。师:同学们你们是不是迫不及待的也想试一试啦,那我们就赶紧来看看今天的作业要求。1.学生作业作业要求:①利用黏土、铁丝等工具,做一个老人或儿童的作品。

②要表现出老人或儿童的特征。2.展评作品(5个)师: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作品,老师请每一小组推选1名同学,当最佳小评委,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作品。(教师给选出的作品拍照)师:我们来看看这个作品,谁来说说看,他做的是老人还是儿童?哪里体现出来?还

有没有其他同学也喜欢这个作品的,来说说你的理由。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个作品,不仅用了……方法做了……,形象生动的表现了老人(或儿童的特点),动作还很……。不过有个小小的提议。如果……那就更棒了!【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展示自己作品,通过自评、同学间的互评和老师点评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

改进的地方,肯定和表扬学生作品中优点。以鼓励和激励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七、知识拓展,总结下课除了用泥塑的方式表现老人和儿童,我们还可以用绘画的方法和废旧材料来制作出老人和儿童的形象。【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老人和儿童形象的运用,拓展学生思维。老人和儿童这

一内容不仅可以用泥塑去表现,绘画、废旧材料等都可以去表现。而且,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运用了老人和儿童的形象,我们还可以运用老人和儿童的形象去美化生活。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7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