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 亮眼睛》教学设计6

DOC
  • 阅读 5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104.000 KB
  • 2023-0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 亮眼睛》教学设计6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 亮眼睛》教学设计6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 亮眼睛》教学设计6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小学美术【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9课 亮眼睛》教学设计6.doc,共(7)页,104.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861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亮眼睛类型造型·表现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亮眼睛”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复眼等学科知识,学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仍应着重于形状、特征、色彩、内涵等美术方面的刻画。运用自己喜爱的材料和

手段,感受和表现眼睛、体验观察、想象和创作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本课的活动体现美术和生活、自然科学的渗透关系,并且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材料,主动的接触、观察、了

解人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等一些知识,并且通过观察、讨论、研究和表达,了解眼睛的形状、色彩、情感意义。本课学习应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自学能力。了解眼睛的形状、色彩、情感意义。学生情况:

儿童对人的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却没有有意识、积极地去表现和了解。本课让学生接触眼睛,感受眼睛带给人的精神内涵,并了解自然界中动物各种各样的眼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然、研究自然。同时教师穿插一些知识,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们如何友善地对待动物,关心它

们的生存和发展。教师准备:课件、铅笔、木炭笔、刮画纸等。学生准备:铅笔、木炭笔、刮画纸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构造等一些知识,学会刻画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过程与方法目标:表现不同年龄、不同表情的眼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

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刻画、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懂得保护眼睛的意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刻画。教学难点:亮眼睛的不同的表达方法,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教学设计一、兴趣导入1.奇怪客人。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一位伙伴,你们看——(教师出示没有眼睛的卡片娃娃)学生惊讶。提出疑问:怎么啦,有什么不行吗?学生发现:这个娃娃没有眼睛。顺势接问:是啊,没有眼睛,她会带来什么困难?(引导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没有眼睛,她心情一定非常……(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教师示范:没关系,老师有办法!(教师迅速画

出眼睛,让学生欣赏)2.友情赞助。热身练习: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也有个客人,快看看,也没有眼睛,你觉得这个布娃娃应该有一双什么样的眼睛?那让我们来帮帮她吧,给她画一个漂亮的亮眼睛。(板书:亮眼睛)学生自由练习。简短评价:同学们画的真棒啊,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组

织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设计意图:结合美术学科自身特点,通过“添画”的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的关注点一下子聚焦到“眼睛”这个主题上来,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期待。二、观察比较1.认识眼睛。引导观察:每个同学都有一双亮眼睛。看看小镜子里你

的眼睛,谁来夸夸自己的眼睛?告诉大家你的眼睛有哪些部分组成?学生看看、说说。(教师适时播放眼睛的结构示意图。)3课中速写:请同学们用铅笔勾画出自己的眼睛,时间2分钟。(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结合学生的作品)眼睛是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由眼球和眼的附属器官

组成,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睛是人心灵的一扇窗子,眼睛的结构是美丽的,眼神能传达丰富的情感,是人物画中最关键的表现部位。2.比比眼睛。引导比较:眼睛都长得一样吗?请同学们同桌间互相看看,引导学生发现眼睛的不同之处。学生根据比较进行回答。教师总

结:眼睛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眼睛大、有的眼睛小、有的眼睛圆、有的眼睛细长、有的眼角上扬、有的眼角下垂……深入比较:同学们的眼珠都是黑色的。世界上所有人的眼球都是黑色的吗?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图片进行补充:是啊,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眼睛也不相同,但是每

个眼睛都是那样明亮!设计意图: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与比较”是本课的重点学习活动。通过引导观察,让学生了解眼睛的基本外形与结构;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不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本环节,突出从孩子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进行学习活动,比如观察“自

己的眼睛”和“同桌的眼睛”等。三、探究欣赏1.眼睛的表情。引导观察:刚才我们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眼睛,非常漂亮。其实,在不同的时候,我们的眼睛也是不一样的,你们信不信?(幻灯出示不同表情的眼睛)学生交流:说说,你从不同的眼睛里看到了什么表

情。教师总结:眼睛在不同的表情中也会有多种变化,只有抓住不同表情时眼睛的特征,才能表现出不同表情的眼睛。2.眼睛的传情。引导比较:不同的眼神,传达给我们的感情也是不一样的。你看——希望工程大眼睛:对读书的渴望;地震中的眼神:对死亡的恐惧圣母像的眼神:爱与慈祥教师总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明亮的

眼睛不仅能传达人的感情,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的时候,还会发现一样很美妙的现象。43.眼睛的年龄。引导观察:你们看这是谁的眼睛?这又是谁的眼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哦,形状又圆又大,是小朋友自己的眼睛。随着年龄的增长,圆圆的眼睛变得成熟了,变得有棱角了。年纪大了,细

长的眼睛越眯越小,眼角爬上了许多皱纹,眼睛不再清澈透明,变得浑浊了,却仍然那样慈祥。课中速写:同学们回忆一下自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眼睛,用牛皮纸来表现他们的眼睛。练习时间2分钟。学生进行练习,教师结合作品进行点评。4.动物的眼睛。引导观察:除了我们人类,动物们也有眼睛,我

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图片,学生欣赏)结合图片,引导发现:动物的眼睛比人类的更灵敏、更多样。带领学生看看几个有特点的动物的眼睛:鱼类从不眨眼睛;猫的瞳孔会随着光线变形;蜥蜴的眼睛能前后左右转动;狗是近视眼,蛇是远视眼,鹰是千里眼,蜻蜓是复眼……5.眼中的景色引导发现:看到这

张画,你能知道主人在哪里吗?你是怎么发现的?(播放图片)学生回答:眼睛里有周围事物的倒影。教师总结:是的,眼睛在注视周围景物时,眼球上会映现出周围的景象。作品欣赏:你们看,这些同学把眼中的世界表现了出来,多好看呀!(教师带领学生欣赏)设计意图:通过组织学

生多角度的“观察与比较”,发现眼睛在不同年龄、不同表情、不同情感、不同物种、不同环境等中的不同。同时,通过速写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迅速寻找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审美直觉。四、一起创作1.教师示范。教师示范

: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师画一只亮眼睛?(教师示范步骤:构思、画轮廓、添画眼珠中的景象、整理画面)2.学生作业。作业要求:画一幅亮眼睛作品,可以表现动物的、也可以表现人物的,表现出眼睛的形状、颜色、神态等。53.教师

循环播放学生作品、摄影作品。设计意图:本课通过前面逐层深入的铺垫,学生对眼睛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另外,学生通过分层练习——课中速写,体会了不同眼睛的表现方法。本阶段的创作,则突出学生的创意性,启发学生的想象,开拓

思维空间,表现具有个性化的亮眼睛。五、作品分享1.亮眼睛展。组织学生将作品张贴在作品框内。2.教学评价。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适时点评)设计意图:将学生的“作业”概念提升到“作品”概念,让学生有“作品”的创作仪式。同时,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

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等,分享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经验。六、课堂拓展1.欣赏大师作品。2.欣赏关良的作品。3.教师总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用来发现、用来观察的重要器官。让我们保护好眼睛,用好我们的眼睛!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大师作品,提升学生的

眼界,提高学生审美品味,培养审美情趣。基于作品,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评述,在大师和儿童之间寻找一条通道,让学生分享到大师的创作经验。教与学的评价1.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参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2.是否能够用

线条表现不同年龄、不同表情的眼睛,较为准确的表现眼睛在形状等方面的个性特点。3.是否能够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刻画、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并懂得保护眼睛的意义。反思和总结《亮眼睛》教学设计侧重体现美术和生活的渗透关系,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同学、老师的眼睛

进行观察、讨论和研究,从而发现身边世界的精彩和神奇,并通过欣赏课件出示的大量精彩图片,打开学生的眼界和思维空间,促进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教师6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组织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培养自

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选择方法很重要。本课中,教师要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放学生通过一次次的观察,通过讨论和研究,发觉眼睛的不同形状和特点,让学生每一次观察都有收获。同时,分层练习是本课的一个特色,第一个层

次的练习是表现自己的眼睛,重在观察;第二个层次的练习是表现老人的眼睛,重在比较;第三个层次的练习是表现亮眼睛,重在想象。不同教学策略设计观察和对比是本课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可以根据所在学校的现有条件,充分地提供给学生观

察和对比的机会。1.体会不同年龄眼睛的形状变化。儿童眼睛: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就有这样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多想把这么漂亮的眼睛画下来呀!(学生迅速画眼睛)哦,形状又圆又大,是小朋友自己的眼睛。成人的眼睛:随着年龄的增长,圆圆的眼睛变得成熟了,变得有棱角了。老人的眼睛:有谁

仔细观察过爷爷奶奶的眼睛,他们的眼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指名说)年纪大了,细长的眼睛越眯越小,眼角爬上了许多皱纹,眼睛不再清澈透明,变得浑浊了,却仍然那样慈祥,是爷爷奶奶的眼睛。2.体会喜怒哀乐时眼睛

的变化现场拍摄,引导观察开心时眼睛的形状。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架机器,他可以记录下大家的心情。小朋友们看上去好开心啊,眼睛的形状也随着你们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不信你们看。(师将摄像机对准学生)你从这只眼睛(喜悦的眼睛)里读到了什么?这

只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好像什么?(弯弯的月亮)(师范画)幻灯出示照片:怒、哀、惧时的眼睛,引导学生观察形状。你从这几双眼睛中感受到什么?(伤心、愤怒、恐惧)一个人悲哀时眼睛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小结:上眼皮向

下耷拉,下眼皮是半圆形,眼角向下垂,黑眼珠大大的,眼睛里含着眼泪。这只眼睛会给人悲伤的感觉。)愤怒的双眼是什么样子的?(观察并指名描述)(师小结:上眼皮和眉毛挤到一块儿,眼角向上扬起,下眼皮是一个大大的半圆形,黑眼珠露出一半,这是愤怒的眼睛)这只眼睛(恐惧

的眼睛)怎么会这样?(害怕)这只惊讶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滚圆滚圆的7眼眶里黑眼珠全都露出来了。总结:你们看,年龄的不同,心情不一样的时候眼睛的形状都会发生变化。教学资源库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8941.h

tm)可以搜集到关于眼睛的百科知识。2.著名画家关良注重表现戏剧人物眼神,可以通过百度图片搜索或者《关良京戏人物水墨画》集进行选用。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5
  • 被收藏 0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