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妈妈请您听我说》教案2-【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下册.docx,共(2)页,26.88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436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让我慢慢靠近你设计理念:七年级的学生上了七年级后在个性上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希望父母紧紧的盯着自己。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主要承担照顾孩子学习和生活的责任,很多母亲给孩子的爱过多,管理太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担。孩子为了摆脱沉重的爱,常常会和母亲产生
不愉快,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使自己和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本课题设计旨在帮助孩子找到拉进和母亲关系的方法,重新享受来自母亲的爱。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和妈妈的距离有多远。2、感受和妈妈生活中的点滴,知道自己为什么和妈妈的距离是那样的。
3、能使用一些方法来拉进自己与父母的距离。活动准备:PPT,粗黑笔,磁铁,记录单,座位贴,学生数量两倍的距离尺,桃心。活动过程:约定课堂:我们的约定:真诚接纳,认真倾听,积极分享42中的同学们,你们好,我姓魏,大家
可以称我魏老师,今天是魏老师和大家第一次见面,很高兴,接下来我们会共同完成一堂心理健康课,老师要和大家有一些约定,这些约定使我们收获更多的东西。认真倾听他人的故事和感受,真诚接纳,对于他人的分享不要急于批判,积极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一、团体热身阶段:抓手指游戏抓手指游戏的演化:
老师以不同节奏喊出“1,2,3”,当听到3时,左手抓左边的人的食指,右手逃开右边人的手掌。(做两次)过渡:不论我们年龄多大,我们都是妈妈掌心里的宝,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她都能用她的爱将我们紧紧围住,让我们感到很幸福,但有时候,妈妈的爱也让我们觉得有点累,想要挣
脱,于是,会产生一些爱的误会,这些爱的误会让我们原本靠得很近的心越来越远。怎样才能让我们慢慢靠近妈妈呢?二、团体转换阶段:1、摆一摆,测距离。学生评估自己和妈妈的距离,把心贴在相应的位置。巡视学生的距离尺,并询问为什么是那样的距离,鼓励学生在全班分享时讲讲自己的故事。在每个同学面
前,有一条长长的卡纸,这是你和妈妈的距离尺,拿出两颗心,一颗代表你的心,一颗代表妈妈的心,想一想,现在,你和妈妈的距离是什么样的呢?是紧紧贴在一起?是有点近,还是很远很远呢?摆一摆,把两颗心贴在你觉得适合的位置。2、小组分享。请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和妈妈是那样的距
离,有什么样的表现。已经有小组完成了,请同学们跟小组的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的距离尺,并说说你和妈妈的心为什么那样近,那样远?3、全班分享。刚刚同学们都在积极的分享自己的距离尺,有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距离尺展示给全班同学和在坐的老师吗?提问:你跟我们说明一下你的这把距离尺吗?你
觉得很远,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你愿意跟大家说说吗?(问旁边同学)当你看到你的同学和妈妈的心离得那么远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难过)同学们,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难过)是的,老师也觉得很难过,心里不舒服。那有同学和妈妈的距离特别特别近的吗?那你也来说说,你和妈妈的哪些表现可以让
你感觉到和妈妈的心离得很近呢?(学生分享)同学们,听了她的分享,你们是什么感受呢?(羡慕)同学们和妈妈的心有的离得很近,老师看到有的心都已经贴在了一起,真让人感到幸福和羡慕,也有的同学和妈妈的心很遥远,让我们觉得难过,如果妈妈知道你和她的心离得那么远,妈妈会是
什么感受呢?(伤心)是的,当你和妈妈的心离得那么远的时候,你感到难过,妈妈也感到伤心,这都让我们感觉到不舒服。那怎样才能让我们和妈妈的心慢慢靠近呢?三、团体工作阶段1、小组讨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心和妈妈的心慢慢靠近,组
长记录。2、全班分享:每个小组进行分享,遇到很独特的点子,请想出这个点子的同学说一说是怎么想出来的。3、点子大集合:每个组将自己的点子贴在黑板上的大心中4、再测距离:请学生再次测量自己和妈妈的距离。(巡视学生的变化,与学生交
流,并鼓励在接下来的活动中进行全班分享)5、全班分享。提问:你的距离尺是怎么变化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四、团体结束阶段:分享总结播放视频短片:沙画老师很欣慰看到同学们的心和妈妈的心靠得越来越近,同学
们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妈妈如果知道你和她的心在慢慢的靠近,一定也会感到幸福的。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部沙画作品,感受来自妈妈的爱。同学们,妈妈的爱让我们感到幸福,有时会有一些爱的误解,但只要我们愿意慢慢靠近妈妈,我们和妈妈的心就会紧
紧地贴在一起。五、板书让我慢慢靠近你我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