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珍爱生命》教案10-【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4.347 KB
  • 2023-0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11课《珍爱生命》教案10-【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11课《珍爱生命》教案10-【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docx,共(2)页,14.34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39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主要采取研究式教学的方法,通过列举心理咨询案例,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使学生进行“角色”转变,即由一个“心理问题多发群体中的一员”转变为“小心理咨询员”,通过“角色”换位实现“思维”换位;通过知识讲授与研究讨论,既能让学生了解心理辅导的要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个案例的

辅导过程,深化了学生对珍爱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这个深化过程是学生自己在课堂中实现的,从而更利于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由于本课的性质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所以更容易营造出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投入。同时,教

师通过引导、整合、提点、归纳和总结,主导教学的进程和方向。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技术展示音视频资料,通过视听等多种信息刺激,活化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意识(三)教学程序与内容在教学中,根据高二学生具有一定心理知识的特点,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1、

游戏导入,进入情景;2、分析讨论,把握角色;3、研究探索,参与体验;4、深刻挖掘,升华主题;第一个环节:游戏导入,进入情景教师动情的朗读,学生认真倾听感悟。先跟同学们做一个心理游戏(老师们也可以做一下),闭上眼睛,在我的提示下开始想像:你的眼前将会出现一长串的数字,它代表你

的财富。现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数字1,它代表你生命的健康;接下来,数字1的后面多了一个0,它代表你最爱的人,如,你的妈妈、爸爸、奶奶、爷爷;0的后面又多了一个0,它代表你的人生理想,如,拥有自己的大公司,做一名医生;0的后面又多了一个0,它代表你最喜欢做的事,

如,到世界各旅游、享受美食;再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美好的心愿,每想到一个心愿,数字后面就多一个0„„后面已经有无数个0,伸向远方,很远,很远。你眼前的数字1和后面的0非常清晰,你拥有了自己想拥有的一切幸福与快乐!你沉浸在幸福与快乐中,

脸上露出了微笑,嘴角也荡漾着微笑。忽然,一阵风吹来,代表生命健康的数字1消失了,完全没有了,后面的0象云一样飘走了。设计意图: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话,做事要踢好头三脚,良好的开端又是成功的一半,为此,我运用了情境导入法,让

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做游戏,认真聆听。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法,即能揭示主题,又能把同学拉入情感的漩涡中,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通过这个环节能达到舒缓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的目的,从感知上帮助学生形成对生命的初步理解。感受生命的可贵。从而揭示本课主题。环节二:新闻追踪学生观看“杨丽娟痴迷追

星,其父跳海自杀”的视频片段,结合自己查阅、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杨丽娟父亲的死值得吗?2、杨丽娟的父亲表现的是对待生命的一种什么态度?3、你赞成杨丽娟痴迷追星13吗?为什么?4杨丽娟表现

的有是一种什么态度?学生可能很容易得出第一个答案,其父是轻率放弃生命。但杨丽娟对待生命的态度,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她痴迷追星13年,放弃学业,工作,朋友,是对生命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是虚度光阴,浪费生命的表现。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

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通过热点链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特别是对杨丽娟的生命态度的分析,帮助学生对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的

良好开端。当学生得出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时,教师顺势提出疑问:那怎样才是珍爱生命的行为表现呢?由此引入第二环节:心灵叩问。让学生通过问自己的心,达到行为反思的目的。①9天8夜绝地重生。(讲述两位

井下矿工被困井下9天8夜,最终获救的过程)。问: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们活下去?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②校园新闻两则:(一则讲述邻校城中一女生跳楼自杀;二讲述三位青少年因洪水被困山中,寒冷饥饿和恐惧导致死亡。)引导学生思考:这校园新

闻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并对比两则不同故事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故事留给我们什么思考?(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设置目的:结合新闻故事,特别是学生身边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如何正确认识生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自主性。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归纳,使学生明白,生命是珍贵的,珍爱生命的人,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挫折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当生命受到威胁时,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不仅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还需要掌握基本的求生方法。

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的内容。3.“求生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参与竞赛。教师给予肯定,并展示一些求生的具体方法。目的: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被激发出来,不仅能动口、动脑,在竞赛中获得知识,明白珍爱生命要掌握必备的求生知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竞争意识。心理活动过程是:青春期朦胧的情感-理智的认识与抉择-对生命错误的认识与理解-不正常的心理状态。通过此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案例中这个女生的主要问题是对生命的错误的认识与理解这一环节。这样也就能够顺利的导出本课的主题--关注自我,珍爱生命。这个环节除了

提出本课的主题外,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站在一个“助人者”的位置上来认识问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6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