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1课《珍爱生命》教案8-【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doc,共(3)页,3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39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珍爱生命-----------健康成长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第十一课《珍爱生命》。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生命孕育、成长的过程,进而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生命的可贵。2.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懂得敬畏生命。3.通过一些事例对比,让学生知道
一些行为不可取,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肯定生命、尊重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生命的意义教学方法:情感体验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显示胎儿在妈妈肚子里的图片,让同学们猜猜看。进而引出一个生命的到来,给所有人带来的欢乐和为了这个小生命父母的艰辛及社会、他人的付出。让学生知道生命
的可贵;生命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生命的可贵,明白生命对于他人的意义。二、实例对比1.课件出示一些人因一些小事选择自杀的真实事件。先让学生来评价这些人的行为可取吗?引导学生遇到挫折时,不能产生轻生的
想法。2.课件显示:给同学们介绍5.12事件。再讲一些5.12中为了“生”而坚强、坚持的事例,进而让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设计意图: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能轻生,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3.课件显示:一些身体上有
遗憾却从不放弃、坚强的追求梦想的人们,让学生感受省的意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省的意义有新的高度认识,明白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三、联系生活实际课件出示:真实事例,让学生明白困境中要自救。四、总结结束五、板书设计: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珍爱生命
远离伤害学会自救六、教后反思:活动是小学心育课堂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我遵循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实施原则:即全体性、主体性、活动性、情感性、开放性和过程性。每一项小活动的目标都是具体、明确的,实施中好
操作、易实现;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各活动之间的层次递进性,没有为了活动而活动所呈现出的假热闹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