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2-【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上册.doc,共(5)页,37.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38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藁城区岗上镇中心小学王惠芳教学内容:《河北省家长学校手册》一年级上册教学目的:1、让家长明白掌握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家长掌握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一些方法。教学重、难点: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
能力。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瑶寨孩子的独立生活视频的播放,让家长同志们,对比自己的孩子。当你们看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想啊?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共同讨论一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的问题。二、通过
调查问卷,首先对自己的孩子在自理方面有一些简单的了解和总结。分析造成孩子不能自理的原因(家长讨论)交流讨论梳理:1、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虽然家长们都知道今后孩子要独立生活,独立面对世界,自己不可能跟孩子一辈子,但是由于现代的家
庭只有一个孩子,不知怎么表达自己的爱,事事越俎代包,扼杀了孩子自理能力,造成了孩子依赖他人的性格。有这样一个故事发人深省:一只虎皮鹦鹉被主人养在鸟笼中,每日衣食无忧。后来,主人看见其他的鸟儿在大自然里自由自在地生活,觉得虎皮鹦鹉整天被关在笼子里很可怜,于是就打开笼子将它放回了大自然。主人以为鹦鹉从
此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没想到,几天后鹦鹉却死于饥寒交迫。因为它既不会筑巢也不会寻食。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科学技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时代,也是人类自身竞争最为激烈的时代。孩子长大后,要在这个时代中生存、发展,获得成功,而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小培养他们的应变
能力,不断学习更新自我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否则,他们就会像那只虎皮鹦鹉一样难以适应。2、家长对孩子的溺爱。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溺爱,为孩子包办一切,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使孩子丧失了锻炼成长的机会。如今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小
皇帝”似的生活也越来越让我们担忧。比如:入睡和起床的能力,吃饭和排泄的能力,着衣和穿鞋的能力,洗衣和做饭的能力,保护自己身体的能力,上街过马路、买东西的能力等等,一个人如果不具备这些基础的能力就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了。3.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与溺爱相反,家长望龙心切,对孩子要求过高,使孩子
做事缩手缩脚,不敢尝试做任何事情。4.孩子怕出错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的自尊心正在迅速发展,但孩子的行为相对滞后。因此这个阶段孩子非常敏感,他们既想做一些事情证明自己的能力,又怕做不好而招来讥讽或嘲笑,
所以就干脆坐享其成,等别人来为自己服务。5、缺乏服务意识和劳动观念。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加上成人的娇生惯养,从小养成唯我独尊的不良观念,遇事习惯“等”“靠”“要”,习惯指使别人,缺少必要的服务意识,责
任意识和劳动观念。日本小学有个“早起会”,敦促孩子们很早起来,利用早上课前二三个小时搞勤工俭学,给人送报纸、餐饮,这既是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又是对将来创业的一种准备和尝试。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借鉴。四、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1、家长同志们先讨论一下,怎样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呢
?然后各自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可以适当记录一些好的意见)2、提出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⑴父母要舍得对孩子放手。要教孩子自己想办法,家长要学会“偷懒”。培养孩子们独立自主精神,摆脱依赖心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
,都应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的事自己做,今天的事今天完成,从而锻炼孩子的独立性。出示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⑵家长对孩子做事应以鼓励、肯定为主。信任比惩罚更能激起责任心。如果孩子扫地扫到鞋子上,拖地把脏水泼到衣服上,家长就
大声训斥,孩子的兴趣被打消了,今后他还会再做吗?自理能力又怎么能提高呢?(3)让孩子学会自己去生活。强化孩子的自理能力意识,培养他们动手的习惯。在美国,多样的小型活动是寓教于乐的手段。如组织缝纽扣、洗衣服、刷鞋,叠被子等各种比赛;会同家长让孩子“当一天家,理一天财”;还可利用节假日开展活动,
如在迎接新年时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贺年片、包饺子等。这些都可以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增添生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孩子的能力。⑷从自我服务入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早日对孩子进行卫生保健教育。使孩子做一个卫生、整洁、文明、
自理的好学生。引入陈鹤琴的名言:“凡儿童自己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儿童能想的,让他自己想。”(5)培养自理能力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的自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自立问题。如果一个孩子想自立了,那么他就会去努力地自理,就会积极地尝试,去培养和提高自理能力。而自立,这就和父母有
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父母有很强的奋斗精神、自立精神,那么,孩子就会有这种精神。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
。五、培养孩子自主的好习惯养成的简单方法一、观察法二、游戏法三、竞赛法四、奖励法六、总结21世纪是能力的社会,让我们从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做起吧!我们今天所做的每一点、每一滴,都会在孩子未来的生活里发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