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六年级上册浙科课标版(2015)2.3《找寻家乡的戏曲》课件1.ppt,共(6)页,81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29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湖州三跳,俗称“纤板书”、“三敲板”,简称“三跳”,皆因它的伴奏乐器是“三敲板”而得名。流行、分布予以湖州为中心的浙北各市县,是一种用劝世调单曲往复,使用湖州当地方言,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据考证,三跳的起源和形式与宣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最初流传于湖州东乡和江苏的交界处
。20世纪初,最早在湖州府庙内的茶室书场演唱三跳的艺人有杨阿培、王仁堂等,受到湖州人的喜爱,三跳演唱逐渐向湖州四乡辐射延伸,艺人猛增,盛极一时。三跳的演唱形式有双档、单档之分。双档时,一人主唱称为“前场”,另一人称为“后场”敲扁鼓伴奏,并从“落句”的尾字开始帮腔,叫做“拖哩头”。伴奏乐器“三跳
板”,由三块长短不一的长方形竹板或木板组成。左手夹握较短的两块“夹板”分合碰击;右手持较长的“帽板”,转动手腕在夹板顶端击打,敲出节奏。找寻家乡的戏曲关于湖州“三跳”,你最想了解什么?哪些可以通过我们的聪明才智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六人小组开始讨论并商量,将内
容写在纸条上。分组规则:1.选择你最想研究的主题,带上随身物品坐到相应的小组中;2.每组不超过12人,如果满员,请尽快选择另外一组;3.选组时请保持安静,选组时间为1分钟,音乐停止则分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