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年1月苏北四市徐州淮安连云港宿迁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卷及答案word精校版.docx,共(8)页,3.285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707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注意事项2023.01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木试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
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表1是有关石器时代的考古信息。这反映了早期中国表1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年的人工栽培稻遗存、猪骨、酒类和丝类残留物河南驻马店西
平谢老庄遗址距今约9000年的水井和完整汲水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的天文观象台A.以农为本的文明特质B.敬天保民的文化基因C.重视灌溉的先进观念D.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2.春秋时,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战国时,商
君言:“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上述思想A.体现了变革时期的治国探索B.反映了社会教化的重要影响C.适应了封建国家的统治需要D.确立了重本抑末的经济政策3.唐初官修六史《梁书》《陈书》《北齐书》
《周书》《晋书》和《隋书》,分政权修撰,无正统与否之分,改变了南北朝时期修史“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谓南为岛夷”的陋习。此举旨在A.缓和民族矛盾B.增强国家认同C.总结前朝教训D.消除南北隔阂4.福建海澄县番舶税额,明万历四年,“至万金”;万历二十一
年,“累增至二万有余”;万历二十二年,“骤溢至二万九千有奇”,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一现象说明A.朝贡贸易获利丰厚B.海禁政策遭到废弃C.关税成为经济支柱D.海外贸易有所扩大高三历史第1页共6页5.明代,工匠被编入匠籍,凡是住在京城的工匠每月到官府上班十天,住在京城以
外的工匠定期轮班到京师服役。清代,顺治帝令各省俱除匠籍为民,官府不再强制工匠无偿服役,即便是官府工业也给予工匠相应薪酬。这反映了A.新生产关系的出现B.国家治理能力逐渐削弱C.人身控制相对松弛D.赋役制度发生根本变革6.图1反映近代上海A
.礼仪服饰刻板守旧B.社会转型特征凸出C.城市生活全面西化D.交通工具嬗变完成7.从1912年至1928年,国家元首变换了12次,共有7人先后担任总统,每人每次平均在位不到16个月;内阁改组45次,有
29人担任过政府首脑(总理),任期最长的为17个月,最短的仅有5天。这一现象折射出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民国前期社会动荡C.进步人士探索治国新路D.政党政治有效实施8.1931年2月,毛泽东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发布公告,明确规
定农民已经分得的田归农民个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买卖,别人不得侵犯;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外,均归农民个人私有,任凭自由买卖。这些规定有利于A.增强革命统一战线力量B.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积极性C.推动全国农业生
产发展D.奠定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9.图2是近代某一时期一著名高校录取学生籍贯分布示意图。该时期应是A.1912~1927年B.1928~1937年C.1938~1945年D.1946~1949年高三历史第2页共6页10.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将人民以空
前规模组织起来,建立起各级工会、农民协会、青年团、学联、妇联、街道居民委员会等,随时动员民众协助国家完成各项工作。这表明A.新生政权群众基础广泛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C.民族民主革命彻底胜利D.基层民主制度得以实现11
.从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对朝鲜、越南、阿尔巴尼亚、老挝、柬埔寨五国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62.9%,对第三世界其他三十多个国家的援助占援助总额的35.9%。这反映中国A.注重发展睦邻友好关系B.积极顺应区域集团化趋势C.努力拓展外交活动空间D.大力推动不结盟运动发展1
2.图3为16世纪中后期伊凡四世在位期间的部分举措。这些举措旨在A.实现富国强兵B.进行土地改革C.加紧对外扩张D.加强沙皇权力13.1863年,英格兰足球协会建立,越来越多的男性群体特别是工人阶层开始关注足球。城市交通的改善特别是蒸汽
火车的出现,使这项运动得以推广和普及。由此可见,足球运动的发展A.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B.得益于工业社会到来C.离不开交通领域变革D.推动了英国社会转型14.提拉克多次到孟买工人中进行宣传,深受欢迎。他说:“必须首先给人房子
,然后你才能要求他们把屋子布置得井井有条”。在他的努力下,1906年国大党把“斯瓦拉吉”(自治)、“斯瓦德西”(自产)、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四大要点作为党的纲领。由此可知,他主张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以实现民族解放B.解决民生问题是民族自决的前提C.用非暴力
不合作方式争取民族自治D.唯有民族独立才能实现民族振兴15.图4源自2008年《国际先驱导报》。漫画反映了某些西方国家高三历史第3页共6页A.挽救西方模式B.制造地区冲突C.固守冷战思维D.遏制中国发展16.21世纪初,通过信息技术和知识来创造价值的“新经济”依然是一种“富国现象”。全球收入最高国
家的1/5人口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86%和因特网用户的93%,而收入最低国家的1/5人口只拥有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和因特网用户的0.2%。这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信息化是A.新兴国家振兴的必由之路B.发展中国家的机遇和挑战C.全球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源D.发达国家掠
夺世界的手段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8题16分,第17、19、20题各12分,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表2公元前2世纪里19个侯国的人口增长(部分)侯国所在郡国初封时户数固除时户数年代
(公元前)年增长率(%)人口密度(人数/平方公里)今地(摘者注)魏共琅琊10003000201-1542.445.9山东青岛绛阳济南7401500201-1531.587.5山东济南娜沛800026000201-1521.65.5安徽淮北成泳25005600201-1511.648.8北
京曲周厂平40009300201-1482.8177.4河北曲周柳丘勃海10003000201-1431.935.4河北黄骅资料来源:《汉书》,卷16。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页236~237。李氏的表中日期多有错误,这里已予以改正。人口密度的数字采自劳干
;“两汉郡国面积之估计及口数增减之推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第2期,页215以次。劳氏制表的材料是公元2年的,取自《汉书》卷28。年增长率是根据内推法得出来的,参见史密斯(T.L.Smith)、劳普夫(P.E.Zopf)《人口统计:原理与方法》页552~553。——许倬云《汉代农业:早期
中国农业经济的形成》(1)提取表2相关信息,说明其对研究西汉历史的史料价值。(8分)(2)据表格资料来源,归纳形成表2研究成果的方法。(4分)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魏源是鸦片战争时期
爱国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显示了中国传统爱国主义的新的历史内容。首先,面对着清王朝当权派对外一味妥协迁就,而内部则腐败不堪的状况,魏源强调不改革就不能抵制外来侵略,根绝烟毒泛滥,他在漕运、盐政、水利等具体经济领域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
革措施。其次,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并提出了著名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他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高度来认识。最后,人民群众和清王朝统治集团对侵略势力的不同态度,使他看到人民群众反侵略的力量,从这种认识出发,他还进一步提出人民
群众是决定国家存亡的力量的思想。——摘编自唐凯麟《湖湘学术开生面,睁眼世界第一人——试析魏源的爱国主义思想》材料二海防之道,莫要于知夷情也。知夷情则强弱之势审,而胜败之机决矣;不知夷情则事事乘错,变每出意之外矣。故知夷情与不知
夷情,利害之相悬奚啻天渊哉!夷情备采者,采清人魏默深《海国图志》中所辑。其余海外各国之夷情,未有此书之详尽也。因译以刊行,任边疆之责者,熟读之得其情,则战能挫其锐,攻以制其命。国势一张,折冲万里,虽有桀骜之盗,彼恶能惩其伎俩哉!——摘编
自[日]大槻祯《重译<海国图志>叙》(1854年)(1)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爱国主义思想的“新”内容,并结合所学加以评析。(9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重译《海国图志》的动机及时代背景。(7分)19.(1
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三条及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列出信息,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高三历史第5页共6页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天花病毒是随着新航路开辟传入美洲的。私人船主、船员通过贸易站频繁与土著接触,把天花传
播到印第安人当中。携带病毒的传教士在印第安村落之间来回奔波,成为引入和传播天花的导火线。人们感染天花病毒后,病毒在携带者体内存在一周或更长时问。1520年,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带领军队在攻克特诺奇提特兰时,天
花感染当地印第安人并大规模流行。1588年,天花波及整个南美大陆。天花登陆美洲造成印第安人口急,剧减少,殖民者重新考虑种植园和矿井的劳动力来源。天花不仅击溃了印第安人的抵抗力,也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冲击。印第安人不再相信神的庇护,转而信仰“欧洲上帝”。天花大流行改变了美洲的人口
结构,少数幸存者也无法保存印第安人传统文化,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被“植根”在美洲大陆,有些地区出现了西班牙语和土著语并存的现象。为了减少天花大流行造成的损失,西班牙国王救令医师领导皇家慈善疫苗远征活动,进行过6万多次的疫苗接种,对控制天花在美洲的流行意义重
大。——摘编自刘去非《16—17世纪西葡殖民时期美洲天花大流行的特点及其影响】(1)据材料概括天花在美洲传播的途径及特点。(6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花在美洲传播带来的影响。(6分)高三历史第6页共6页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学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BDCBBBCA题号111213141516答案CDBD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18题16分,第17、19、20题各12分,共52分。17.(12分)(
1)信息价值据“侯国”“郡国”“年代”信息(1分)可用来研究西汉初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1分)有助于研究政治经济的互动关系。(1分)据“侯国”“今地”信息(1分)可用来研究汉初對国的地域分布问题(1分)
据“侯国”“初封时户数”“国除时户数”“年增长率”信息(1分)1.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的削藩问题;(1分)2.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情况(1分)据“侯国”“今地”“人口密度”信息(1分)可用来研究西汉前期人口分布的情况(1分)提取信息必须和史料价值匹配(8分)(2
)搜集史料:整理史料,区分→手和二手史料;辨析史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运用内推法、分析法、综合法、计量史学方法等进行研究。(4分,任答四点)18.(16分)(1)“新”内容:进行社会改革;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
重视人民群众力量。(3分)评析:积极:继承发展了民本思想,一定程度上突破传统士大夫观念,体现了忧患意识和家国情怀。局限:学习西方仅限于军事科技;未能付诸实践;根本目的仍是维护封建统治。(6分)(2)警示日本只有加强海防,才能抵御西方侵略。(2分)内部:资本主义的发展;幕
藩体制衰落;社会矛盾尖锐。(3分)外部:西方列强开始侵略日本;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2分)19.(12分)信息论题论述信息提取可从整体或局部,1个1分。(共3分)7-9分,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有条理。4-6分,论题较明确,论述较充分,表达较为清晰
。0-3分,论题不明确或错误,论述不充分或无论述。示例一论题:经济发展受多重因素(政治局势、经济政策、国际环境等)影响。论述:1954-1956年经济增速不断提升。新中国的建立是经济的发展根本前提。三大改造和五计划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推
动了经济快速发展。1959-1961年,经济增速迅速下挫并出现负增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左倾错误造成经济负增长局面。19
81-1984年,经济增速稳步提升。1978年以后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政治环境;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促进经济持续增长。80年代以后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总之,经济发展速度受国家政
治经济政策、国际局势、自然环境等因素影响,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内外有利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示例二论题:国内外环境影响经济发展。论述:1959-1961年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从国内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左倾错误、自然灾害严重;从国际看,中苏
关系恶化,西方国家孤立遏制中国。国内外环境不利于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增长下滑。1981-1984年,经济快速增长,从国内看,拨乱反正措施初见成效,国内政局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措施逐渐推开。从国际看,国际关系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多极化趋势
与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外环境。2001年后,经济增速稳定提升。从国内看,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加入世贸组织,促进经济增速稳中有升。从国际看,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抓住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信息化以及新兴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推动了经济稳步提
升。总之,经济发展速度受国内外环境影响。要利用有利环境,推动经济发展。20.(12分)(1)途径:战争;贸易;传教(3分)特点:传播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3分)(2)影响:加快西方殖民征服进程;改变美洲人
口结构;客观上推动了黑奴贸易;破坏印第安文化;促进拉美文化的形成;推动美洲医学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