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DOC
  • 阅读 16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673.788 KB
  • 2023-01-2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这是VIP专享文档,需开通VIP才能继续阅读】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doc,共(11)页,673.78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1696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中试卷高二生物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2分/题,共50分)1.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一证明了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B.实验二证明了胚芽鞘尖端

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实验四证明了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影响是种化学物质2.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B.适当喷2,4-D能

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D.环境因子只能通过激素来影响植物的各项生命活动3.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它应该属

于生长素的一种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发育过快C.将生长素类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精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成熟的果实4.植物生命活动除了直接受化学物质的调节之外,也

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原产于热带地区的玉米适应短日照条件,在从热带地区引种至温带地区时,可能出现不适应的现象B.冬小麦的正常开花离不开春化作用,实验室夏季种植冬小麦时,可合理使用冷库,调节2冬小麦的开花C.环境因素和植物激素对植物的影响是相互独立的,

但二者都具有重要的影响D.由于光敏色素的存在,光照可调节植物体内有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5.科学家为研究影响莴苣种子萌发的因素(每组实验中莴苣种子数量均为100粒),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组处理方法一周内萌发种子数(粒)一黑暗处理20二暗室中,以适宜强度红光处理98三暗室中,以

10-5mol/L的赤霉素处理97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种子萌发率B.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需要红光提供能量C.红光处理可能促进种子细胞内赤霉素的合成D.赤霉素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营养6.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

,“﹣”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丙是通过传递信息,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B.乙、丙激素之间具有协同作用C.乙、丙的极性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消耗能量D.NAA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

泛,效果稳定等优点7.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可以逐个计数3B.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常用样方法计数C.调查运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的种群

时,常用标志重捕法D.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样方面积及随机取样8.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

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C.调查作物植株上跳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9.下列非生物因素与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草原上牧草的量会影响奶牛的K值B.小麦种子的萌发数量受到温度、水分等的影响C.气温和干旱

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10.在高中阶段,可以将生态位理解为: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角色,即在群落中每个物种在生活空间、营养关系以及活动时间多个维度上的地位。下列有关生态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位、群落的范围和边界都属于生物群落研究的范畴B.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一旦有重叠则种间竞争就会加剧C.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生态位,有利于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D.同一物种的生态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11.下列有关

群落季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的外貌出现季节性变化与光照强度、温度及降雨等有关B.某群落中的动物种类出现季节性变化与温度有关,与水资源无关C.夏枯草在每年春季开花、夏季结束生活周期,使群落物种丰富度呈现周期性变化D.北方地区农田中

冬季多见小麦,夏季多见玉米,体现了农田群落的季节性412.根据下图中显示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C.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整体比较矮,所以没有垂直结构D.从山麓到山顶的生物分布属于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13.调查1公顷范围内某种鼠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到第一次标记的鼠在重捕前有5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

稳定,则该区域该种鼠的实际种群密度最接近于(结果取整数)()A.66只/公顷B.77只/公顷C.83只/公顷D.88只/公顷14.图示某S形增长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种群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其对应的种群数量是()A.aB.bC.cD.d15.“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

谷(山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16.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

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5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

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17.“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C.挺水的莲、浮水

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18.下面的图l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的甲和己均代表的是第二营养级,属于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迁入

这个生态系统后,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Y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b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2时刻,此时可适当捕获19.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进行①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

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②或者③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C.分解者不能进行①过程D.分解者可以进行②或者③过程20.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琢而食之也”。下6列关于某生态系统中蝉、螳螂(捕食40余种害虫)和黄雀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地面上无蝉时

,螳螂种群不会随之消失B.大量捕杀黄雀,螳螂的种群密度会一直增大C.调查黄雀的种群密度时,样方大小需适当D.“蝉—螳螂-黄雀”是一条完整的食物链2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下列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B.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

“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D.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22.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属于次级消费者B.这种甲虫与

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C.这种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D.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23.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结果:下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

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20.00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4.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7①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

得的能量多②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③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④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A.①③④B.①②

③C.①②③④D.③④25.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数小于一定值时才能开花已知某短日照植物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人工控光控温)。为了给某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引种该植物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设

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实验方案对照组(光照时数:小时/天,6天)实验组(光照时数4小时/天,6天)A104≤X<10设置梯度B108≤X<10,10<X≤16设置梯度C1010<X≤16设置梯度D1010<X≤24设置梯度A.AB.BC.

CD.D二、非选择题(4题,共50分)26.请据图回答下列与植物生长素有关的问题:(1)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是_____。8(2)据图甲分析比较敏感性:根_____芽(填大于或小于)。(3)图乙中根部a侧的生

长素浓度大于b侧的生长素浓度,主要因为生长素发生了______运输。下列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作用的有_____。A.根的向地性B.茎的背地性C.顶端优势D.向光性(4)根据丙图信息,若植物幼苗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

m,则其背光一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A.大于m,小于MB.小于mC.大于M,小于i27.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油菜素内酯(BL)对生长素(IAA)生理作用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利用不同浓度的BL和IAA处理油菜萌发的种子,观察其对主根伸长

的影响,结果如图1所示。单独用IAA处理,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______。BL与IAA同时处理,在IAA浓度为0~10nmol·L-1时,随着IAA浓度增加,BL对主根伸长的抑制作用逐渐______(填“增强”或“减弱”);当IAA浓度在图示范围内继续增加时,BL对主根伸长的影响是

______。(2)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油菜主根,检测BL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2所示。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填“单向”或“双向”),BL可以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运输。(3)在

一天之中,白天与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人们发现,植物开花与光周期有关,其中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

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如水稻、菊花、苍耳等。某科学家将菊花顶部花芽附近的叶片去掉,并对顶部花芽和下部的叶片分别作不同日照时长处理,开花情况如图3所示。9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②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知,菊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是______。28.在不考虑物质输入和输出的情况下,某同学构建了一般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如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和C分别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太阳能被A通过___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B从A获得的能量远少于A固定的能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蝗灾指蝗虫聚集引起的自然灾害,大量的

蝗虫使农作物遭到破坏,甚至发生饥荒。回答下列问题:(1)某蝗虫种群摄入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J/(hm2·a)]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1.05×1097.50×1087.20×108该种群同化的能量中只有__

_______%用于生长发育繁殖。(2)飞蝗具有两种聚集行为上差距明显的生态型,其中群居型总是寻求同类聚集而居,散居型则躲避同类。由此可知引发蝗灾的是_________型飞蝗。研究发现,自然环境下当密度超过6只/m2后,散居型飞蝗会转变为群居型飞蝗。为监测某地飞蝗的种群密度

,可选择_________法统计虫卵的数目。对成虫进行调查时,设置5种不同面积的抽样环,将铁环投出2—3m,观察统计铁环区域内飞蝗成虫的数目,结果如下表所示。(笼罩值指用密闭的笼10子捕捉某区域所有蝗虫后逐个计数后计算的结

果)日期笼罩值昆虫平均密度(只/m2)抽样环面积(m2)0.020.050.100.200.356月25日1.041.671.051.200.790.797月25日0.481.280.610.570.370.268月15日1.201.401.250.910.730

.698月30日1.091.451.071.040.870.745种不同抽样环中与笼罩值相比误差最小,统计结果可信度最高的是_________m2的抽样环。(3)研究某种蝗虫在罩笼试验和模拟取食两种方式下对牧草的损失量如图所示据图可知,罩笼试验中,5只/m2蝗

虫使牧草_________(增产/减产);模拟取食实验中,该蝗虫的密度超过_________只/m2使牧草减产,这说明监测蝗虫的_________在“蝗灾”的预防中具有重要作用。11参考答案1-5CDCCC6-10CBDDB11-15BDBBC16-20

CCCBA21-25CDADC26.【答案】(1)①.色氨酸②.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2)大于(3)①.横向②.AC(4)A27.【答案】(1)①低浓度时促进伸长,高浓度时抑制伸长②.增强③.抑制作用逐渐减弱(2)①.双向②.促进(3)①.

菊花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顶部的花芽还是下部的叶片②.下部的叶片28.【答案】(1)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2)①.光合作用②.一部分能量用于A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随遗体、残枝败叶流入分解者,不能进

入下一营养级29.【答案】(1)4(2)①.群居型②.样方③.0.05(3)①.增产②.11③.种群密度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4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